專訪艾肯格林/川普2.0 美元霸權現裂痕

過去幾年來美國頻繁使用制裁措施,加上如今華府政策的極端化與反覆無常,全球開始對美元未來感到恐懼。(路透)
過去幾年來美國頻繁使用制裁措施,加上如今華府政策的極端化與反覆無常,全球開始對美元未來感到恐懼。(路透)

編按:「全球瞭望」迎來創刊一周年,本報連續兩周推出「二戰終戰80年」系列專題,繼上周刊登重量級學者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獨家專文,本周獨家專訪國際貨幣體系權威專家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帶讀者洞悉全球金融變局與美元霸權未來走向。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全球金融市場再次籠罩在一片不安之中。自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美元一直是全球貿易與儲備體系的基石,但如今此一地位正遭遇到空前壓力,挑戰的源頭並非來自人民幣,而是來自於華府本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國際貨幣體系權威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接受本報專訪時示警,美元真正的危機不在於它被武器化,而在於川普政府帶來的政策震盪與不可預測性。

川普政策反覆無常 重創美元可信度

艾肯格林表示,美元依然是全球主導性儲備與國際貨幣,美國擁有全球最具流動性的金融市場,加上缺乏真正具競爭力的替代貨幣,使得各國仍然依賴美元進行貿易與儲備操作。但這樣的優勢正在面臨侵蝕,美國早已多次利用美元地位達成地緣政治目的,讓美元從交易媒介變成美國的外交武器,也加深全球對其濫用金融優勢的疑慮。

早在1956年,英法與以色列試圖奪取蘇伊士運河時,美國就拒絕提供英國所需的美元支持,迫使其撤軍。2018年,川普片面撕毀核協議,不只封鎖與伊朗的貿易管道,更利用其他國家對美國市場及金融體系的依賴,對與伊朗有金融往來的第三方國家和企業進行「次級制裁」。

艾肯格林指出,過去幾年來美國頻繁使用制裁措施,而這些制裁的效力正是建立在其他國家大量使用美元並且依賴美國金融體系的基礎上。

然而,真正讓各國重新思考對美元依賴的,並不是美元武器化,而是美國政策的極端化與反覆無常。艾肯格林指出,過去美國雖屢次動用美元作為懲罰工具,卻仍維持一定程度的可預期性與制度規則,2025年2月以前美元地位雖緩步下滑,但尚屬穩固;直到川普重返白宮後,才讓全球真正開始對美元的未來感到恐懼。

人民幣積極國際化 離美元仍有距離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正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根據艾肯格林的觀察,目前約有一半的中國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但在全球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比率仍不到4%,其國際影響力雖然在成長,但和美元相比仍有極大差距。此外,中國推出作為SWIFT支付系統替代方案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在規模上也遠遠落後。

「中國的致命弱點,是缺乏法治與金融透明度,」艾肯格林強調,「許多央行難以接受一個遊戲規則可以隨時被中央政治局更改的儲備體系。」但美國也開始出現類似問題,艾肯格林指出,尤其在川普主政後,外界開始質疑美國內部的法治與政策穩定性,導致部分國家不再那麼安心地將儲備資產押注在一個政治風險升高、政策可能朝令夕改的體系中,「美元雖仍占主導地位,其根基所仰賴的制度優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加密貨幣不是答案 納入儲備太瘋狂

對於川普提出設立美國數位資產儲備、打算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納入戰略儲備,艾肯格林批評,「這是個瘋狂的構想。」他強調應明確區分兩類數位貨幣:一是由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CBDC),另一則是私人企業發行的加密貨幣,包括與美元掛鉤的泰達幣、USD Coin等穩定幣。

艾肯格林表示,無論是高波動性的比特幣,還是標榜價格穩定卻缺乏透明監管的穩定幣,都難以取代美元的國際角色。他認為,目前唯一值得關注的潛在替代選項,是由央行主導、具官方背書的CBDC。

他進一步分析,川普之所以反對CBDC,主要是為了維護業界利益,畢竟CBDC的推動勢必衝擊私人加密貨幣產業,而該產業長期支持川普,也提供可觀的政治獻金。目前在CBDC布局上走得最前面的是中國人民銀行;至於現任美國政府,顯然尚未準備好迎接這個未來。

操控匯率治不了病 恐犧牲長遠經濟

川普在4月9日宣布暫停對多數國家加徵關稅90天,為緊張的全球貿易局勢暫時降溫。但危機還沒解除,除了關稅措施外,川普政府還欲透過壓低美元、推升亞洲貨幣以縮減貿易赤字,市場不禁聯想是否會重演1985年廣場協議

艾肯格林認為,匯率手段效果有限,因為經常帳赤字根本源自美國國內儲蓄與投資失衡,不是靠貨幣升貶就能解決的問題。

他指出唯一可能讓帳面數字「改善」的情況,是大幅壓低國內投資,一旦投資下降、儲蓄相對提高,美國對外國資金依賴就會減少,但這將對整體經濟成長帶來災難後果,「川普政府需要慎思自己究竟在追求什麼目標,又可能付出什麼代價」。

關稅 美元 廣場協議 川普 加密貨幣 人民幣

延伸閱讀

和馬斯克翻臉後 誰會是川普下一位科技界盟友?美媒點名5潛在接替人選

和川普撕破臉後 馬斯克拋組新政黨!台裔美籍企業家自曝已聯繫對方

「以牙還牙是合理的」蓋達葉門分支首腦視訊演說 矢言報復川普、馬斯克

吵完身價掉一兆!馬斯克、川普大吵真正原因…早有端倪?

相關新聞

川普速報/川普稱以伊停火將至 中東情勢三點共舞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軍事、外交、經濟的連鎖反應 牽動全球市場 川普聲稱以色列與伊朗達成停火,但雙方尚未確認;伊朗有計畫地發射飛彈引導美方與卡達基地提前撤離人員,意在降級衝突;同時,中東海運路線受影響,空運轉海運成本飆高,顯示「軍事行動—外交聲明—經濟外溢」的連鎖反應,牽動能源、航運與全球市場風險情緒。

川普速報/對中關稅、轟炸伊朗 雙重戰線考驗全球市場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散戶撤出科技股 轉向國際股與防禦型產業 川普升高對中貿易與對伊朗的軍事威脅,市場不確定性升高,關稅議題再成焦點。經濟學家斯洛克認為,若川普維持中等水準關稅且開放市場,或有助穩定全球經濟與美國稅收。不過散戶投資人已逐漸從「七大科技巨頭」獲利了結,轉向國際股與防禦型產業,反映對高估值與未來前景的審慎態度。市場關注即將公布的通膨與GDP數據,以研判貿易政策對經濟的實質影響。

美軍B-2轟炸機空襲伊朗3座核設施 中東戰火全面升級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配合美方堵漏洞,台灣將華為、中芯列入出口黑名單,政治意涵濃厚,但實際利益有限,未來可能面臨北京貿易反制與地緣風險升高的雙重壓力。 看點2:軍首度對伊朗境內三座核設施發動空襲,正式捲入以伊戰爭,標誌中東局勢進入更危險階段。雖然美以聯手軍事行動,但雙方戰略目標分歧,戰爭走向與終局仍充滿變數。 看點3:美國總統川普提前離開七大工業國(G7)峰會,雙邊會談紛紛取消,加上各國在俄烏戰爭與中國議題上立場分歧,最終未能發表聯合公報,使整場峰會淪為大拜拜,成果黯淡為近年最失焦的一屆。

美大學風暴/要錢也要人 全球名校都愛外籍生

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到澳洲等國的名校,都向國際學生廣開大門,背後原因除避免財政赤字外,還有國際聲譽及科研實力等考量。

美大學風暴/迎戰川普 哈佛人脈廣有「鈔」能力

美國總統川普頻出手整肅哈佛大學等常春藤盟校,試圖重塑高等教育,以更接近保守派立場。但哈佛大學握有龐大捐贈基金、豐富的校友...

美大學風暴/陸高官必讀 哈佛如「第二黨校」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其中一條「與中共合作」的罪狀意外牽動哈佛的政治秘辛。10餘年前哈佛是「中共第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