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而美法案有多歹毒? 克魯曼:劫貧濟富只為向川普獻媚

全球南方建新框架/新興市場崛起 誰能接管話語權

新興經濟體近年紛紛轉向尋求新的協作框架,「去西方化」的經貿聯盟正在形成。  美聯社
新興經濟體近年紛紛轉向尋求新的協作框架,「去西方化」的經貿聯盟正在形成。 美聯社

歷史背景讓歐洲在IMF等組織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全球經濟體正在變化,歐洲在這些國際組織中的席次占比過高,舊體系無法反應當前趨勢,讓新興經濟體紛紛轉向尋求新協作框架。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規畫「退群」全球經貿組織、新興經濟體如金磚國家另起爐灶,二戰結束後奠定的全球經貿規則和秩序如今正面臨洗牌。本報獨家專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教授、國際貨幣體系權威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他直言,接下來世界各國將面對的挑戰將是:「當美國不再願意建設性地參與,全球該如何推動改革並強化這些國際組織?」各國需思考如何應對沒有美國的金融秩序。

1944年,布列敦森林會議在戰爭未竟時召開,會中促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成立,奠定了戰後全球經濟秩序的根基。美國以壓倒性的影響力主導規則,西方國家主掌治理架構,開啟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黃金年代。然而,80年過去,這套制度正面臨嚴峻考驗。

新興國家崛起、去西方化 世界金融主導權面臨移轉

首先,是新興國家的崛起。艾肯格林表示,歷史背景讓歐洲在IMF等組織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全球經濟體正在變化,歐洲目前在這些國際組織中的席次占比過高,應縮減歐洲的過度代表性,讓新興經濟體擁有更大的發言權,才能與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相稱。

無法反應當前趨勢的舊體系,讓新興經濟體近年紛紛轉向尋求新的協作框架,「去西方化」的經貿聯盟正在形成。金磚國家(BRICS)目前已有10個會員國及8個夥伴國,除了創始的中國大陸、俄羅斯、印度、巴西,還包括伊朗、印尼等國,其中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印度2025年已趕上日本,並列第四大經濟體。金磚國家開發銀行(NDB)、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等區域金融機構,也正為全球南方提供新的融資選項與政策籌碼。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2024年底針對全球357位策略與前瞻專家的調查也顯示,受訪者普遍認為,以歐洲、美國等西方傳統強權為主的經貿組織,如IMF、7大工業國組織(G7)、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在未來10年間,應對挑戰的能力將減弱;對新興國家組成的金磚國家、東協等區域組織反而更有信心,普遍看好這些組織處理和應對挑戰的能力。

「別讓完美成為良善敵人」 須面對沒有美國的新秩序

美國的態度,更是WTO、IMF等國際組織功能愈趨不彰的重要原因之一。川普第一任期時,就曾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現為CPTPP)、凍結WTO上訴機制;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提出的2025計畫(Project 2025)中,更公開倡議美國應退出IMF及世界銀行。

今年3月底路透社揭露,美國代表團在WTO預算會議上表示,美方正在檢討繳交給國際組織的費用,將暫停支付2024年和2025年提供給WTO的會費。截至2024年12月底,美國拖欠WTO的會費達2270萬瑞士法郎(約新台幣8.3億元)。

艾肯格林表示,相較於歐洲,美國目前在各個國際組織中的投票權與財務義務相對合理,但美國的問題是常常運用外交影響力,試圖讓這些機構的政策傾向自身利益。

艾肯格林認為, IMF、WTO、世界銀行這些國際組織雖不完美,也確實需要長期改革,「但我們必須記住,不要讓完美成為良善的敵人」,有這些組織總比沒有好。隨著川普政府逐漸淡出,各國現在必須面對美國不再積極參與的事實,志同道合的國家現在就應該開始對話,討論該如何在此情況下推動必要改革。

金磚五國 經貿 東協 川普 世界銀行 WTO IMF G7

延伸閱讀

和川普撕破臉後 馬斯克拋組新政黨!台裔美籍企業家自曝已聯繫對方

「以牙還牙是合理的」蓋達葉門分支首腦視訊演說 矢言報復川普、馬斯克

美中破冰是真的?川普、習近平通話後稱「問題已解」 僵局恐仍持續數月

美中經貿倫敦會談受矚…將聚焦什麼主題? 陸學者:稀土供應鏈、美債危機

相關新聞

川普速報/川普再施壓聯準會 AMD攜手OpenAI挑戰輝達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川普再次施壓聯準會 AMD攜手OpenAI挑戰輝達霸主地位 川普對聯準會施壓的語氣升高,儘管宣稱不會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卻暗示可能「強制採取行動」,再度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的疑慮。與此同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警告,若美國持續對中限制出口,將讓華為趁勢擴張,反助其壟斷中國AI生態。另一邊,AMD與OpenAI 宣布合作推出新一代AI晶片,挑戰輝達主導地位,也顯示美國AI技術生態的多元競爭開始升溫。在聯準會、科技戰與供應鏈重組的三重議題交會之下,市場正觀察這些政策與產業訊號是否將進一步重塑全球格局。

川普速報/川普願延長關稅期限 美中降溫難解根本矛盾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川普願延長關稅期限 美中稀土換讓步難解根本矛盾 美中貿易談判再現曖昧進展。美國總統川普一方面揚言即將單方面通知各國稅率條件,另方面卻暗示可能延長談判期限。與此同時,美中最新一輪會談在稀土出口與高科技產品管制上達成短期交換協議,雙方暫時降溫,但根本矛盾未解。專家指出,美方策略搖擺與讓步恐使中國取得談判優勢,稀土牌與國安議題的交織,更讓這場談判成為美中經貿角力的關鍵試煉。

川普速報/世銀警告美經濟成長恐腰斬 美中談判趨穩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世銀:關稅致美經濟成長腰斬 美中貿易談判可望延長 世界銀行最新預測將川普關稅政策拉回焦點,警告美國經濟成長可能腰斬至1.4%,全球同步放緩,增添談判背景的宏觀陰影。倫敦美中貿易協商氣氛穩定,雙方有意延長對話至本周三,聚焦關鍵技術與資源出口安排。市場初步反應正向,科技股領軍,美股逼近歷史高點,但潛藏風險仍未消除。

川普速報/川普稱美中談判不易 今續談稀土晶片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川普稱美中貿易談判不容易 今日續談稀土晶片是焦點 美中倫敦談判首日落幕,雙方同意延續協商至周二。儘管未簽署具體協議,但中國釋出稀土出口許可,美方則聚焦晶片與出口管制。川普稱「中國不好談」,但願意繼續接觸。市場反應相對冷靜,科技股仍主導漲勢。此次對話雖尚未破局,顯示雙方於供應鏈與貿易架構調整上仍存協商空間。

川普速報/美中貿易談判登場 美通膨數據將揭關稅壓力

編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川普關稅風暴」。聯合報數位版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由資深編譯搭配AI協作,一早為讀者精選川普最新發言,快速整理對全球經貿政策與國際局勢的影響。

川習首度通話 習點名台灣、川避談 台灣會成談判籌碼?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首度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在美中關稅戰出現升溫態勢之際,雙方通話為新一輪經貿會談鋪墊出談判空間,但習明確提及台灣問題,川普卻隻字未提,雙邊談判將如何展開、台灣是否成為籌碼,備受矚目。 看點2:甫落幕的香格里拉對話,美國與中國大陸皆有大動作,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言詞強硬,中國大陸則是6年來首次未派國防部長與會,雙方檯面上看似針鋒相對,背後還有更深布局。 看點3:南韓新任總統李在明4日就任,外交上首要面對關稅談判及韓美安全關係兩大挑戰,如何既滿足美國期待,又不得罪北京,還要確保南韓能保障國家安全、妥善應對北韓威脅與台海衝突,考驗李在明外交智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