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效率部/DOGE的兩面性:政府效率救星還是川普的政治工具?
在當代政治中,由企業家馬斯克領軍的「政府效率部」(DOGE)是個異數,剛開始時,沒有人看好,認為這些毛頭小夥子,怎麼能夠了解複雜的官僚作業,簡單查個帳,都需要半年以上,但是DOGE才一個星期,就把聯邦政府搞得天翻地覆,280萬員工人心惶惶。
DOGE代表的其實是新加盟川普陣營的矽谷幫,乃至整體企業界,對官僚體系的不滿,在美國,政府不是代表著補貼與好處,往往反而是管制,妨礙了企業的創新與獲利,大家心中都暗自希望DOGE能夠做大刀闊斧的改革。
裁員與整併,在商界並不罕見,併購之後,常常繼之以大整頓,可是政府的邏輯與企業的邏輯並不一樣,最後結果也是不可行的。
馬斯克並不是首先倡議要徹底改革政府官僚機構的人,去年共和黨初選總統參選人拉馬斯瓦米首先提出要徹底重組聯邦官僚機構,後來他也曾經短暫成為DOGE雙首長之一,但是馬斯克卻是知道怎麼做的人。
「毀滅教本」 震盪美國官僚體系
推特被馬斯克收購後,開除8成以上員工,要求剩下的人要對馬斯克絕對忠心,馬斯克根據這個「毀滅教本」(Destruction Playbook)如法炮製,這次對所有聯邦雇員發出電郵要他們選擇「分岔路」(A Fork in the Road),就是在整頓推特時所用的字眼。
馬斯克的策略分為兩類,一是人事,他的團隊控制了人事管理辦公室,接管電子郵件系統,直接向公務員施壓,迫使他們辭職;二是資金,深入整個官僚體系的電腦支付系統,追蹤資金流向,使DOGE能夠切斷資金。
馬斯克當然可能藉此圖利自己,他的公司過去至少獲得了380億美元的政府支持,美國太空總署向SpaceX投資了超過150億美元;特斯拉獲得110億美元的補貼以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現在他被委任權力這麼大的工作,是否可能徇私舞弊?外人無從得知,但在任何其他國家,不可能有馬斯克這樣與政府有這麼多利益的企業家加入政府,更不可能讓他這樣的人來主持改革政府的工作。
DOGE裁員失控 傷害政府正常功能
其次,這當然是侵犯到國會的職權,違背三權分立的原則,民主黨議員們批評:「我們沒有叫馬斯克的第四權」,但是川普牢牢控制著共和黨,國會議長強生悶不作聲,不敢有異議。
如果DOGE卓有成效,國會的反對,當然可以置之不理,但問題是,DOGE現在並非在建設一個更好的政府,相反的,它的裁員整肅行動,正在傷害政府的正常功能。
譬如,DOGE裁掉能源部下的國家核子保安局(NNSA)50多名員工,未發現他們是負責監督美國核武的官員,裁員通知發出後,才發現嚴重影響國安和核武威懾,隨後緊急撤銷裁員令,造成士氣大挫,有人請辭或退休。又譬如,DOGE關閉「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不僅是讓華爾街金融業者肆無忌憚,還讓矽谷的科技業者,想要模仿中國微信般的「萬能應用程式」,進軍金融服務業,不用擔心CFPB的嚴格審查。
企業可以為追求利潤而冒險,因為如果失敗了由個人承受,但當政府基本職能全面崩潰時,受害的是所有人民,因此為了公共利益,必須得要容忍某種程度的低效。
重用紅衛兵查帳 讓反對黨噤聲
DOGE更不是完全中立化,事實上,DOGE就是川普的政治工具,他之所以重用馬斯克的「紅衛兵們」清查各部門,裁員、刪減開支,除了贏得民眾的讚許叫好,更重要的是恐嚇政敵,譬如揭露民主黨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自肥,像是從國庫撥款給柯林頓基金會等,讓反對黨噤聲。
但是反過來,DOGE之所以能從一個臨時構想轉變為強大工具,也只有在川普企圖汲乾華府沼澤、要改變一切的革命時代,才有可能實現,沒有川普的授權,DOGE寸步難行。
有鑑於各部會的反對,川普日前已經表態要收回DOGE的人事權,換句話說,不能任意裁員,要由各部會決定,這讓DOGE內部士氣大挫,還能不能繼續下去,已經成了DOGE最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