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強漲416點收22377點 台積電漲33元收985元

南港LaLaport開幕首日民眾塞爆美食街 預估逾3萬人逛店

現價破4億!舊電腦挖出150顆比特幣 一原因讓他從天堂掉地獄

包道格:與北京溝通 台應保持開放

反分裂國家法將滿20年,展望未來的美中台關係,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傑出學者包道格指出,在川普政府梳理其執政優先順序時,台灣也應該和其他國家一樣,整合出一致對外的清晰訊息,包含釐清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可以談的,也要試著確保願與北京溝通的態度。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台灣不只是要跟北京能好好處理關係,對美國也要強化川普政府對台灣的重視;採購和投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讓美國總統川普覺得「台灣在台海幫美國創造和平穩定繁榮的環境」,讓台灣和中國大陸都能買美國的東西,甚至更大膽假設一點,兩岸能一起買美國貨,川普想必歡迎。

台大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陳麒安指出,相較歷任總統,川普較不囿於傳統或建制派思維,他可能針對特定事項來制裁中國或施壓台灣,川普要的是實際利益,而華府還在等北京接球。

陳麒安說,未來川普打台灣牌的目的,不在支持自由民主在台灣的發展,而是要刺激北京跟華府談判;美國國務院在官網移除不支持台獨的字眼,並不等於美國不反對台獨,這些決策應該上達最高領導層,作為對中談判的理由。

包道格表示,川普政府對台灣在貿易、科技、防衛和其他重大事項的立場存在矛盾,看起來華府會花些時間決策;在那之前,台灣應該跟其他國家一樣,排出自己的優先順序。

黃奎博指出,中共軟的一手會繼續做,硬的一手也不會停下;中共未來有很大機會採取明顯的對台動作,不只是展現對台獨的壓制,測試新組成的川普國安團隊面對這些事情會如何因應。

包道格表示,台灣需對外傳遞一致訊息,包含哪些是重要的、什麼是可談的,也要試著對直接與北京溝通保持開放態度,即便中方興趣缺缺且持續建軍脅迫台灣。

包道格認為,中國脅迫台灣的風險依然真實存在,即便是在川普重返執政之後,所以台灣應該運用其外交和經濟手段來讓北京進一步了解,拿下台灣的風險與潛在成本依然太高。

北京 川普 美國在台協會

延伸閱讀

在白宮附近揮舞槍枝!1美國男遭特勤局開槍射擊…當時川普在「這處」

川普擾動市場 有錢人都如何應對劇烈震盪?

關稅政策恐適得其反…川普正導演一部「慢動作經濟恐怖片」?

川普生悶氣!外媒爆英王開心接見澤倫斯基 讓川普「自覺不特別了」

相關新聞

歐洲右轉深化/極右派 恐影響歐洲安全態勢

傳統極右翼政黨主打「集權、反猶太、白人主義至上」,但今日極右派立場更為複雜,歐洲恐因極右派崛起更難形成統一立場,導致在安...

川習會時間眾說紛紜 習近平如何在川普與普亭間權衡?

編按: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川習會可能時間點曝光,預計將是一場涉及經濟、科技、國際安全與地緣政治的「大交易」,牽動美中未來發展。而在美國總統川普傳出採取「聯俄制中」之際,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前往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亭,使得美中峰會的時機選擇更為微妙,背後隱藏哪些戰略意涵? 看點2: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遭逮捕引發國際關注,外界普遍認為背後存在政治動機,也讓杜特蒂與馬可仕家族的權力鬥爭浮上檯面,這場政治風暴將如何影響菲律賓未來政局?杜特蒂還能捲土重來嗎? 看點3: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的停火協議,背後可能暗藏謀畫;俄羅斯則認為停火協議是陷阱,「原則上同意」但細節仍待討論,讓談判陷入僵局,川普則回應,樂意和普亭通話討論,美俄烏三方背後有何盤算?

歐洲安全危機/德新總理 率歐洲重新武裝

美國切斷對烏克蘭的軍援,與莫斯科同聲共氣,對歐洲的震撼不小於3年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從此不再是可信賴的夥伴,此刻德國...

歐洲安全危機/德國悶經濟 成了極右翼沃土

受中國大陸強勢競爭、美國國內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加上俄烏戰爭讓能源價格飆漲,影響德國引以為傲的製造業,德國經濟欲振乏力,...

歐洲右轉深化/馬斯克、范斯助攻 歐恐遭各個擊破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科技大亨馬斯克與副總統范斯先後表達對歐洲極右翼政黨的支持,讓其聲勢水漲船高。對極右翼而言,拉攏...

郭崇倫會客室EP202|台積電砸千億赴美投資 背後面臨哪些現實和壓力?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日在美國總統川普見證下,於白宮宣布對美加碼投資1千億元,預計建造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與研發中心,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魏哲家則表示在台灣蓋11個生產線仍會如期進行,但仍無法平息各界對台灣「矽盾」不保的擔憂和疑慮。 究竟台積電宣布赴美投資前,政府掌握多少?美國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台積電又面臨哪些現實困境和壓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