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鹿兒島外海又震...芮氏規模約5.2 日本氣象廳回應了

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最快明升級颱風 路徑出爐

經貿前哨戰/迎接科技戰 習近平期待民企突圍

學者預估若大陸和民主陣營全面脫鉤,科技發展將會受到嚴重衝擊。圖為深圳展出人形機器人從冰櫃取出飲料。(新華社)
學者預估若大陸和民主陣營全面脫鉤,科技發展將會受到嚴重衝擊。圖為深圳展出人形機器人從冰櫃取出飲料。(新華社)

在中國大陸內有消費不振、通縮陰霾,外有美國科技圍堵和美中貿易戰火再起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召開近6年多來首次高規格民營經濟座談會,從習的談話到出席的企業代表,無一不成為話題,其間北京亟欲向外界傳遞的訊息是,將會全力迎戰美中科技戰,最大底氣就是這群極富創新能力的科技企業,這是習現在轉向擁抱民企的主因。

領導人座談 傳遞政經訊號

出席座談會的大陸科企巨頭,包括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大陸AI新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華為創辦人任正非、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小米集團執行長雷軍和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人,幾乎涵蓋大陸當前最重要的科技企業。

依中共體制和慣例,能夠出席最高領導人召開的座談會並在央視新聞聯播畫面上亮相,必然都是經過官方精心刻意安排,從某個意義上說,都是負有對外傳遞政經訊號的任務。

馬雲、梁文鋒出席大受關注

其中,馬雲、梁文鋒和王興興的出席最受關注。馬雲因為2020年一席批判中共金融體系的發言觸怒當局,代價慘重,不僅阿里旗下的螞蟻集團上市計畫喊停,他本人也低調度日,與他過往到處受訪演講的形象大異其趣,其後北京擴大對網路科技企業的整頓,馬雲因而成為官方打壓整肅民企浪潮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如今馬雲重回公眾視野,還一舉登上最高層級座談會,顯示中共轉向重新擁抱民企,欲以此挽救疲弱的大陸經濟,及迎戰中美科技戰。

如果馬雲代表的是大陸既有的科技金融巨頭,梁文鋒和王興興無疑代表大陸未來科技發展的突破點,尤其在深度求索(DeepSeek)上月正式發布較低成本卻具高效能的人工智慧大模型,震撼美國科技圈,以及本次座談會上據稱最年輕參與者、「90後」的王興興所代表的大陸機器人科技的發展,勾勒出北京未來在與美西方科技競逐的優勢和前景。

硬科技多 陸強調自主可控

大陸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就指,此次座談會強烈展示穩定民營經濟的決心,除強調自主可控,硬科技含量明顯更高,且更偏向AI、機器人、新能源(電動車+太陽能+電池)等當前全球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也更突出科技突圍、自主可控、科技引領及打造全球競爭力,具體政策可關注3月上旬舉行的全國兩會(人大和政協會議)。

然而,自川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除了已對大陸進口貨物加徵10%關稅,美國持續加強管制高科技出口,主要劍指對象就是北京,美中在科技領域包含技術和設備的脫鉤仍在進行,這對亟欲提振大陸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北京當局恐怕不是好消息。

缺技術人才 中西差距拉大

美國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許成鋼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以半導體為例,在西方世界執行嚴厲制裁前,大陸已大規模囤積曝光機(大陸稱光刻機),並有大量人才在西方接受培養,所有人才和設備使大陸在一段時間裡還有相當韌性。但是當西方開始警惕並實施制裁,再經過5到10年,技術全然轉換後,人才將嚴重不足,設備會嚴重過時,差距就會一下子拉開。他預估,一旦大陸和民主陣營全面脫鉤,從人才到技術,大陸科技發展將會受到嚴重衝擊,大陸可能就僅剩下10年發展時間。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吳佳勳指,即使大陸官方強調幫扶民企,卻又要求民企要擁護中共領導,並接受政府和社會監督,顯見中共對於資本有著本質上的不信任,包括2021年提出「共同富裕」,要求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導致政策與市場機制愈離愈遠。

中美近年國內生產毛額(GDP) 製表/陳湘瑾 圖/聯合報提供
中美近年國內生產毛額(GDP) 製表/陳湘瑾 圖/聯合報提供

馬雲 美國 北京

延伸閱讀

雙普會談前 俄媒:普亭將通話習近平 取得諒解與信任

習近平將赴韓出席APEC峰會 「限韓令」最快於5月解除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跟隨習近平「愛拚會贏」 陸經濟大省定方針撐民企

相關新聞

《世界史上的中亞》:蘇聯「民族劃界」工程與烏茲別克的誕生

在俄國內戰期間,浮現了一種特別的穆斯林共產黨觀點。米爾賽德.蘇丹.加里耶夫(Mirsaid Sultan Galiev)是一位韃靼布爾什維克,原本是學校教師,後來才成為革命黨人。他視俄國的穆斯林為一個獨特的民族,主張所有的穆斯林(以及事實上是所有的非歐洲人)實際上是一個受壓迫的民族,等同於歐洲社會中受壓迫的工農。因此,階級戰爭對於以穆斯林為主的東方而言,是一場受壓迫的穆斯林民族對抗歐洲帝國主義的鬥爭。他進一步主張道,社會主義在俄國穆斯林當中的勝利,將會成為革命在整個殖民社會蔓延的跳板。

北京揮「稀土」劍反制關稅戰 衝擊美與盟友

北京將稀土作為戰略工具造成全球供應鏈重大變化,大陸未來可能進一步利用稀土影響市場,在科技戰、經貿競爭與外交關係發揮更大戰...

拆解川普100天/美國地緣戰略 轉向擴張孤立主義

.川普的外交政策呈現擴張型孤立主義,即美國無意承擔全球責任,卻要將美國的堡壘變大。

關稅戰vs.稀土戰/川普急簽美烏礦產協議 反制陸殺手鐧成敗難料

稀土因廣泛用於人工智慧(AI)、國防、民生及經濟用途,逐漸成為地緣政治工具。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大陸課徵高額關稅,北京回敬...

菲律賓「政治聯姻」破局 兩大強人反目誰能笑到最後?

菲律賓5月12日即將迎來期中選舉,將選出參議院24席中半數席次、眾議院所有席次、地方政府首長及議員等超過1萬8千個中央和...

無硝煙空戰/每日數千航班遭GPS欺騙攻擊 民航安全拉警報

全球民航飛行安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SkAI Data Services和蘇黎世應用科學大學數據顯示,2024年遭遇G...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