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3周年/停戰在即?俄烏心結難解
在這場戰爭中,俄國總統普亭希望建立親俄政權來取代親西方政府,或完成烏國的「非軍事化」與「去納粹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希望俄軍全面自烏國領土撤出,包括2022年以前已被莫斯科占領的克里米亞與烏東地區。
"澤倫斯基從初期堅稱俄應歸還所有占領領土,改為若「將現有控制的領土納入北約保護傘」,願結束戰爭的激烈階段,其餘領土透過外交取回。"
俄已占領烏國約20%領土
俄軍已占領烏國約20%的領土,以開戰來最快速度推進。即使烏克蘭發動庫斯克逆襲也未能減緩俄軍攻勢,反倒削弱烏軍防線,普亭也逐步收復庫斯克領土。戰場情勢變化、川普重返白宮,讓澤倫斯基從初期堅稱俄國應歸還所有占領領土,改為若「將現有控制的領土納入北約保護傘」,願結束戰爭的「激烈階段」,其餘領土則透過外交取回。
烏民調逾5成願領土讓步
民調支持和談。據蓋洛普2024年8月與10月民調,52%烏國受訪者願意在協議中做出領土讓步以結束戰爭,僅38%支持戰到獲勝為止。
克里姆林宮雖願與川普在不設前提下會談,但發言人培斯科夫曾提到在2022年伊斯坦堡協議的基礎上議和,包括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保持中立、限制武裝部隊規模,給予烏東地區特殊地位,普亭也說烏軍應自烏東頓內次克、盧甘斯克、札波羅熱州及赫松州完全撤軍。不過,俄國官員透露俄方可能同意前線衝突凍結,烏東具體畫分則可斡旋。
烏直言俄不急著上談判桌
烏克蘭總統府顧問波多利雅科直言,還未付出高昂代價的俄國不急著上談判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蓋雷歐蒂也說,俄國參加談判是不想被貼上「刻意杯葛」的標籤,但「普亭覺得贏了,為什麼要妥協」。智庫蘭德公司資深研究員查拉普卻認為武力推翻基輔政權甚難,俄國可能嘗試談判尋求突破點。
但基輔害怕領土讓步讓俄國重整部隊,也害怕不知道普亭哪天重啟戰爭;握有主動權的俄國發動混合戰,也侵蝕烏克蘭人心理防線。
烏克蘭更因俄方毀約黑歷史,難以信賴莫斯科的保證。烏克蘭議員鄂斯汀諾娃指出,1994年「布達佩斯備忘錄」與2014年、2015年的「明斯克協議」,最終都為俄國撕毀,「無法想像(烏克蘭)國會會支持協議」。
烏認加入北約是有效保證
加入北約被基輔視為有效保證,畢竟俄國將因重啟戰端而與美國作戰。從俄國未攻擊北約國家來看,普亭雖不尊重國際法,卻很重視北約憲章第5條的規定。這也是俄國絕不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原因之一。
雖然北約32成員國在2024年峰會一致認為烏克蘭的加入不可逆轉;但官員受訪時披露德、美反對,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因親俄也反對。川普日前表示理解俄國不願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立場,俄國外長拉夫羅夫稱其點出俄烏衝突根本原因,難想像俄方同意烏國加入北約。
對於澤倫斯基近日提到歐洲在烏克蘭部署20萬名維和部隊,歐洲也應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5%,俄國外長拉夫羅夫早表態反對在烏國部署歐洲特遣部隊,而波蘭等東歐國家雖願將國防預算占比調整到5%,但德國總理蕭茲強調5%意味著柏林每年須額外舉債1,500億歐元,明顯不切實際。
以色列模式倚賴川普態度
歐盟憲章也規範各國有義務提供受「武裝侵略的被害者」援助,雖然烏克蘭已被批准為候選成員,但距離實際加入仍需要數年時間。
由波羅的海國家、波蘭提供聯合安全保障較可行,畢竟這些國家較西歐國家更直接面臨俄國威脅,也更支持烏克蘭;但不可迴避嚇阻失敗時,美國態度為何。澤倫斯基也曾提議過「以色列模式」,由美國提供武器、訓練、財政援助,讓烏克蘭成為美國在東歐的長期夥伴,但同樣倚賴川普態度。
拜登援烏計畫恐隨時喊卡
儘管美國前總統拜登卸任前批准價值5億美元的援助計畫,但武器交付耗時數個月,隨時可能遭川普喊卡,脅迫基輔吞下「糟糕」的和平協議。
川普曾表示若俄國不達成協議,「將給(烏克蘭)更多東西」,還揚言對俄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但過去經驗顯示美國軍品庫存不足,導致武器交付緩慢,拜登時期祭出的制裁很完整,難想像還有殺手鐧可祭出。為避免情勢升級,川普也取消拜登放行烏克蘭使用長程武器攻擊俄境內據點。
唯有美歐聯手才可能和平
長期的戰事讓俄國招募面臨困難,普亭也不願因大規模動員付出嚴重政治代價,國際制裁更讓其難維持目前軍費水平,意味著時間不站在普亭這邊;但就像澤倫斯基所言,歐洲很難在缺乏美國參與下獨力支持烏克蘭,「唯有美歐聯手,才能阻止普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