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軍將進酒/歐美軍隊飲酒盛行 戰死名將防腐液變酒名

蘋果首款摺疊手機iPhone Fold最快明年登場!5大特色讓人好想買

影/越南下龍灣船難增至37死!大晴天秒下雷雨冰雹 失事搶救畫面曝

紐時:伊襲美基地找下台階 避免與美全面開戰

伊朗廿三日發射飛彈攻擊卡達烏代德美軍基地,卡達杜哈的夜空可見飛彈蹤跡。(路透)
伊朗廿三日發射飛彈攻擊卡達烏代德美軍基地,卡達杜哈的夜空可見飛彈蹤跡。(路透)

伊朗在台灣時間廿四日凌晨發射飛彈襲擊美國位於卡達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紐約時報報導,德黑蘭在發射飛彈前,就已在尋求從戰爭脫身之道,這次象徵性報復美國,讓伊朗獲得停戰下台階,美國和以色列也能自稱勝利,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宣布以伊停火。

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在當地廿三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反擊美國。四名知情伊朗官員透露,伊朗需要保全顏面,既希望打擊美國在中東的目標,也希望避免美國展開更多攻擊。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在一個掩體內下令反擊時,指示控制攻擊規模,避免與美國全面開戰。

紐時說,伊朗愈來愈不希望戰事拖下去。儘管多數伊朗人團結譴責戰爭,不滿國家遭外人攻擊,但數以萬計伊朗民眾已被迫撤離德黑蘭等城市,當地商家、企業和政府機構都關閉或限縮辦公營業時間,經濟衝擊開始顯現,許多勞工大喊撐不下去。

一名女子廿三日坐在伊朗德黑蘭市中心一輛被以色列空襲摧毀的汽車旁。(法新社)
一名女子廿三日坐在伊朗德黑蘭市中心一輛被以色列空襲摧毀的汽車旁。(法新社)

在德黑蘭的伊朗國家發展黨領袖諾魯齊直言,「我國沒能力繼續這場戰爭」,除經濟和民意支持面臨問題,伊朗也沒有和美國、以色列同等軍事科技能力。

伊朗在攻擊前數小時,便開始透過中間人傳遞訊息,提前示警即將發動襲擊。卡達旋即關閉領空,美方亦接獲警告。

紐時也說,伊朗的下一步仍說不準。儘管這次伊朗對中東美軍的有限攻擊似乎經過計算、避免衝突深化,這未必代表敵對行動已落幕。

伊朗廿四日表示,自十三日與以色列開戰以來,當地至少有六一○位平民遇害,逾四千七百人受傷。非政府組織則說,在伊朗的軍方和平民死者共已達九七四人。華爾街日報引述以色列當局報導,自十三日起,伊朗的攻擊已在以國造成至少廿八人死亡。

飛彈 美國 德黑蘭 卡達 伊朗 以色列

延伸閱讀

市場冷靜原因曝光!荷姆茲海峽仍是油價動向關鍵 未來發展有得瞧

傳休兵又射飛彈 以伊停火協議能帶來和平?各方反應一次看

相信美國才被打?大陸官媒曝「川普早批准襲擊」:伊朗10天被騙3次

停火前以色列空襲9死 伊朗官煤:導致1名核子科學家身亡

相關新聞

以色列資深官員稱伊朗部分濃縮鈾庫存未毀 揭示不擔心原因

以色列一位資深官員透露,以國已經得出結論,伊朗部分位於地下的近核彈級濃縮鈾庫存,並未被美國和以色列6月的攻擊摧毀,且伊朗...

中東輻射外洩恐慌升溫!傳伊朗曾想報復以色列核設施 1物爆搶購潮

以色列新消息報電子媒體Ynet 1日報導,以色列與美國接連打擊伊朗核設施,以伊激烈交火之際更傳出德黑蘭可能報復攻擊以色列...

伊朗高濃縮鈾去向?歐洲情報初步認為大致完好 美防長含糊其辭

金融時報27日引述2名官員報導,歐洲各國政府獲得的初步情報評估顯示,美軍空襲伊朗主要核子設施後,伊朗的高濃縮鈾庫存大致上...

以媒:川普與內唐亞胡通話定調 加薩戰事「2周內」落幕 由中東4國接管

今日以色列報(Israel Hayom)26日獨家披露美國總統川普和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的「兩國方案」願景,稱雙方已就5點...

伊朗戰後首度公布死傷統計 以色列空襲12天釀1060人喪命

伊朗政府昨天更新對以色列戰爭死傷統計指出,至少有1060人喪生,同時示警實際數字恐不只於此。由於部分傷者傷勢嚴重,死亡總...

戰火中的汽水政治學:「零種族滅絕」的加薩可樂

BDS運動多年來在國際上獲得響應,據估計每年可對以色列造成逾10億美元經濟損失,而自從加薩戰火於2023年底再起,聲援BDS運動的聲浪更加水漲船高,可口可樂在許多穆斯林國家面臨反彈,消費者轉為尋求在地生產的替代品。在埃及,可口可樂2024年上半年的銷量大幅下跌,本土汽水品牌「V7」的可樂出口至中東及周邊區域的數量則暴增3倍。而加薩可樂的出現,則讓常民得以從日常生活出發,在抵制與否的零和選項以外,透過創造性的消費——而非破壞性的衝突——表達支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