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以伊開戰戰火蔓延中東!台灣要關注什麼?恩怨、最新進展與各國反應一次看懂

中東緊張局勢升溫,以色列近日對伊朗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宣稱為防止伊朗發展核武,不惜動用空軍、無人機進行精準打擊;伊朗則迅速回擊,雙方激烈交火多日,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場衝突牽動區域安全、能源市場與地緣政治走向。
以色列與伊朗究竟為何爆發衝突?最新戰況發展為何?雙方長年積怨的根源是什麼?此役對全球又可能帶來哪些衝擊?各國又是如何表態?《聯合新聞網》帶你一次看懂,以色列和伊朗衝突懶人包。
以色列官方證實,於近日對伊朗展開空襲,目標為多處軍事設施與疑似核子計畫相關據點。以方表示,這是為了阻止伊朗進一步發展核武,「屬於自我防衛行動」。
伊朗則強烈譴責,並立刻展開報復,針對以色列北部發射飛彈及無人機。雙方交火持續數日,戰事一觸即發。
截至目前,雙方均動用飛彈、無人機及網攻互相攻擊。以色列出動戰機深入伊朗領空,摧毀數處設施;伊朗則對以色列多座城市發射飛彈,導致平民死傷。
外媒報導指出,已有數百人傷亡,能源基礎設施亦遭破壞。戰況有擴大跡象,令外界憂心成為地區性戰爭。
德黑蘭居民陷入極端恐慌,指揮當局同時撤離關鍵區域並限制網絡使用,造成大量燃油與物資短缺,城市迅速空城 。
曾有上百萬人短期逃離都會區,轉往較安全的家鄉或省外地區 。
伊朗據傳已向中東各國表明,唯有以色列率先停止空襲,才會同意展開停戰談判,並重啟美伊核子協議協商。
美國總統川普於21日下令突襲伊朗三處核設施,震驚國際社會。
川普台灣時間24日早上6時自家社群媒體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經同意,將全面停火。
以色列與伊朗並無正式外交關係,長期敵對。伊朗多次威脅要「消滅以色列」,以色列則將伊朗視為中東最大威脅。
衝突根本原因之一是「核武發展」。伊朗堅稱其核計畫為民用能源,但以色列與西方國家深信伊朗有研發核武意圖,多次施壓或進行破壞行動。
歷史以伊恩怨脈絡一次看
原本關係其實不差?
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伊朗曾與以色列保持友好關係,雙方在軍事、經濟、情報領域都有合作。當時的伊朗是親西方、世俗化政權,以色列與其互動密切。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變天
伊朗政權被親美派推翻,改由激進的什葉派神權體制接掌。新政府強烈反美、反以,視以色列為「非法政權」,支持巴勒斯坦建國,與以色列立場完全對立。
核武問題是導火線
以色列懷疑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多年,認為一旦伊朗擁核,將嚴重威脅中東安全,甚至以色列生存。伊朗則宣稱核計畫是和平用途,雙方各執一詞,摩擦升級。
代理人戰爭
伊朗支持多個反以組織(如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瑪斯),這些組織與以色列交戰多年。以色列則回擊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據點,實質上雙方透過他人「間接開戰」多年。
情報與暗殺戰不斷
以色列被懷疑策劃刺殺伊朗核子科學家、發動網路攻擊(如Stuxnet病毒),伊朗也多次報復,包括攻擊以色列外交機構、海外目標,雙方「無聲戰爭」持續多年。
雙方看待對方為「生存威脅」
以色列認為:伊朗是中東最大敵人,支持恐怖組織、發展核武,是對國家生存的直接威脅。
伊朗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殖民代理」,壓迫穆斯林兄弟、剝奪巴勒斯坦人民權利。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強烈支持以色列,公開呼籲伊朗「無條件投降」,並揚言U.S.已掌握最高領袖位置 。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方反對任何侵犯別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行為。軍事衝突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地區局勢升溫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德國總理梅爾茨說,伊朗德黑蘭領導層已被以色列上周以來連日攻擊削弱,很可能無法恢復從前的實力。這讓該國的未來不確定,必須拭目以待。
法國總統馬克宏稱此時應該重啟談判,並確保平民獲得保護。
中東戰火不僅可能波及黎巴嫩、敘利亞等國,也將牽動全球能源市場。國際油價已明顯上揚,投資市場波動加劇。
此外,紅海航運安全也可能受到衝擊,全球供應鏈恐再現延遲問題。各國開始密切關注局勢發展,研擬應對措施。
台灣該注意什麼?
台灣能源、物價高度仰賴進口與全球市場,若油價或通膨升溫,內部經濟將受壓。
外交上須審慎因應兩大陣營對立,並關注美國戰略資源是否分流對台海安全的間接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