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台灣名義辦國際賽 賴政府振興體育的大絕招?

體育暨運動發展部如火如荼籌備中,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指出,將思考是否用「台灣名義」舉辦國際性重要賽事,增加台灣能見度、提升該項運動水準,吸引優秀選手來台比賽。只不過,體育暨運動發展部要如何振興體育的方向都還沒輪廓,卓榮泰先想到的卻是名稱問題,難道這是振興台灣體育最迫切的任務?
「麟洋配」在巴黎奧運中再次稱霸羽球男雙項目,振奮國人,但奪金過程中,卻發生台灣球迷高舉「台灣加油」標語,遭陌生男子搶走的事件;還有另外一組台灣球迷,因為舉著麟洋配東奧奪金「Taiwan in」的紀念毛巾,遭現場工作人員強行收走。
消息傳回國內,引發輿論熱烈討論,有人認為我們的奧運會名就是「Chinese Taipei 中華台北」,不應該試圖讓政治介入體育,但也有人批評強奪行為的粗暴無禮,這才是標準的政治解入體育。獨派更是以此提醒政府要有所作為,再次訴求奧運正名。
民眾的情緒可以體會,但身為行政院長卻將體育場上正名作為政策宣示,其實就大可不必;因為名稱是現階段無奈的事實,就連美國職棒大聯盟主導的世界棒球經典賽,我們都只能是中華台北,更何況其在受制於其他各單項組織的運動項目,我們若以台灣名義舉辦賽事,要如何獲得認證?沒有認證,怎會有提升水準的國際優秀選手參賽?
若要振興台灣的體育,身為最高行政首長更應該關心的是,2017年世大運培養的黃金世代在東奧發光後,這次巴黎奧運已經面臨退休的問題,下一個黃金世代在哪?台灣男籃世界排名落居第83名,兩聯盟卻還在大亂鬥。民進黨在2017年推動各單項協會改革,結果卻讓出身爭議最大足協的鄭世忠出任體育署長。
對運動員來說,用什麼名稱參與國際賽事固然重要,但政府能給予多大的資源,讓選手們能無後顧之憂地投入訓練、比賽,甚至是如何擴大台灣運動產業的規模,或許才是最迫切的議題。喜愛棒球的賴總統要成立替育部的用心值得肯定,但如果賴政府最糾結的卻是正名問題,可能要先問問曾以中華台北之名,主辦過2009高雄世運的民進黨大老陳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