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爸爸失聯11天遺體尋獲 林葉亭確認身分當場崩潰

0050降費用後跟006208該選誰? 達人列10點比較:整體兩者差別不大!

選校系看註冊率易踩雷 大學校長曝優質學校的重要指標

黨政人士:賴總統100天接待50訪團 務實推展外交

總統賴清德明天上任將滿100天,黨政人士說,賴總統上任至今已接待將近50個國際訪團,訪團關心主題概略分台海與印太地區和平穩定、強化經濟韌性與雙向合作、共享公衛資訊等3大面向,賴總統發揮台灣優勢,務實推展外交工作。

黨政人士今天表示,賴總統520就任至今,在野陣營持續貼上「少數總統」標籤,試圖撼動賴政府的正當性與信任感,但美國前駐聯合國(UN)大使海利(Nikki Haley)接受媒體訪問時,評價賴總統是「求真、有膽識並展現勇氣和決心保護台灣人民的領導人」,海利言論並非特例,似乎更符合國際社會對賴總統的普遍評價。

黨政人士舉例,美國眾院跨黨派議員訪台,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肯定賴總統面對中國問題,是「一位非常有勇氣的領導者」;勇氣、冷靜、守護家園的決心幾乎是國際外交圈對賴總統共同評價,與國內在野陣營及中共在台協力者不斷試圖塑造的「賴清德形象」,出現很大落差。

黨政人士說,賴總統執政表現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其象徵的另個訊息是「台灣國際地位愈趨重要」。根據統計,賴總統上任至今已接待將近50個國際訪團,訪團關心主題概略分為3大面向,包括台海與印太地區和平穩定、強化經濟韌性與雙向合作、共享公衛資訊等。

黨政人士表示,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來訪,都針對區域和平穩定、建構經濟安全等議題進行交流;美國聯邦眾議員史垂克蘭訪團、捷克參議院首席副議長德拉霍斯訪團,則關注包括半導體產業在內的雙向投資、經貿合作議題;美國聯邦眾議院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特別小組委員會來訪,會中談及台灣加入世界公衛體系,賴總統特別針對訪團公開支持台灣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HA)表示誠摯感謝。賴總統善於加成發揮台灣優勢,務實推展外交工作。

面對台海議題,黨政人士說,賴總統不認為只是「危機」,更將此視為與全世界締結更緊密關係的「轉機」。賴總統過去多次強調,願意在對等尊嚴前提下,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同時也呼籲要與全世界民主陣營國家共同撐起「民主保護傘」,在台海和平穩定、印太區域安全目標下,訴諸團結更加深台灣與國際社會的連結。

黨政人士表示,台海和平穩定不再只攸關兩岸,而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擁有關鍵戰略地位的台灣更加舉足輕重,賴總統在挑戰之上,成功搭起與各國鏈結友誼的橋梁,尤其歐洲對台海地緣政治的覺醒,讓歐洲訪團比起蔡英文時代更為積極。

另外,黨政人士說,不只是實務外交工作,賴總統與印度總理莫迪在X平台上熱絡互動,甚至一度引來中方公開抗議表達不滿;日前賴總統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社群互相推文,都證明賴總統與團隊成功透過數位外交的社群軟實力,巧妙且實質推進外交關係。

台海 美國眾院

延伸閱讀

傳美方僅讓步夏威夷?賴總統出訪計畫延後林右昌周六先訪美

委內瑞拉爭議總統大選過後 知名記者傳遭警帶走

盧秀燕民調緊追賴清德總統 台中藍白示範區可擴至全國?

非洲博茨瓦納發現全球第二大鑽石…價值12.8億! 總統驚呼what

相關新聞

傳美方僅讓步夏威夷?賴總統出訪計畫延後林右昌周六先訪美

賴清德總統執政將滿百日,不過至今未有具體訪問友邦行程。據了解,賴總統出訪有意過境美國,但礙於美國總統大選陷入膠著,美方不...

執政「鬥」百日 賴總統陷少數總統困局

賴清德總統執政明天是第一百天,賴政府正和在野黨打國會改革釋憲戰,朝野火車對撞;兩岸關係也因賴拋出「新兩國論」,對抗急遽升...

插手政院 賴總統藐視憲政精神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滿月時宣布總統府成立三大委員會,學者直言,委員會雖然沒有法律拘束力,但有強烈的政治影響力,尤其賴總統身兼...

冷眼集/賴大權獨攬 黨、政爆信賴危機

從百日看四年,若賴清德總統「集權」風格不改,不論國政或黨務恐將浮現「信賴危機」。

賴老家變礦工紀念館 挨批轉移焦點

賴總統總統大選期間引發違建爭議、被在野黨譏為「賴皮寮」的新北萬里老家,他選在執政一百天兌現公益使用承諾,「萬里礦工生活紀...

對陸鷹派 賴總統「蔡規賴不隨」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而在國安體系上,他起用對陸「鷹派」吳釗燮、顧立雄分別擔任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