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逆轉! 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電價凍漲」

羅志祥驚吐「媽媽罹患阿茲海默症」 曝最大心願

泰國股市因緬甸大地震停止交易 總理貝東塔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 釋兩岸和平共榮善意

今天是五二○就職典禮,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昨天邀請友邦元首體驗台灣在地釣蝦文化。圖/總統府提供
今天是五二○就職典禮,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昨天邀請友邦元首體驗台灣在地釣蝦文化。圖/總統府提供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上午宣誓就職,賴總統將發表「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就職演說。在區域事務及兩岸議題上,賴總統表達不卑不亢、維持現狀的政策立場,訴求兩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的善意。

賴總統今天的就職演說要如何表述他的兩岸政策,各界矚目。據了解,賴總統將延續一月十三日勝選感言的基調,闡述台灣民主歷程在經過人民嚴格檢驗後,他會帶領執政團隊「承先啟後、迎向未來」,繼續在正確道路穩健前行,呈現新政府團隊穩健、自信、負責及團結的基本態度。

重申四個堅持與和平四大支柱

賴總統將表達他與執政團隊會在過去八年執政成績的基礎上,依循前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及他向國人承諾的「和平四大支柱」,化為具體行動帶領台灣向穩定可信賴的新未來繼續前進。

賴總統就職演說主軸有三大架構。第一部分秉持人民利益至上、國家優先,對應國會新局,感謝海內外關心支持花蓮震災復原。

賴總統感謝前總統蔡英文過去八年帶領執政團隊推動社會進步、防疫有成等成就,未來他將在此執政基礎上,回應民意期待。面對三黨不過半的國會局勢,賴總統將表達未來推動各項政策及法案會以人民利益至上,以國家為優先;賴總統也期許執政團隊充分發揮行動創新精神,不負人民所託。

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開場表演,昨天在總統府前預演,雷虎小組衝場。記者林伯東/攝影
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開場表演,昨天在總統府前預演,雷虎小組衝場。記者林伯東/攝影

深化民主持續推動18歲公民權

第二部分談及強化民主韌性與結合民主盟友,持續擔當區域和平穩定的貢獻者。賴總統將從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歷程,談及民主團結、民主治理、民主和平等行動,對內承諾持續推動十八歲公民權等,強化台灣民主韌性。

至於面向世界的態度,賴總統延續選舉主軸,要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的MVP」,以價值外交,結交理念相近的盟友,攜手面對現今複雜的地緣政治情勢下,來自中國的各種軍事外交手段施壓。近期中國大陸在國際展開對台灣的法律戰,引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賴的就職演說重申台灣會持續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推動者,並與民主世界站在同一陣線,成為世界共同體中不缺席的一員。

拚經濟致力發展五大信賴產業

第三部分主題是積極貢獻世界、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賴總統將談及台海和平已是全球穩定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更是國際社會共識。他將宣示以持續推動台灣民主和平繁榮的現狀為己任,致力發展五大信賴產業AI與半導體產業,並扶植中小企業、促進經濟包容性成長等,承擔責任,積極貢獻世界。

賴、蕭昨天邀請已抵台的友邦使團、外賓,體驗台灣釣蝦文化。賴表示,未來將與各方合作建立一個繁榮的國家,並維持台海現狀。賴昨晚出席外交部酒會時表示,今天政權的和平轉移將是台灣民主里程碑,未來他將持續壯大台灣、深化台灣民主,讓經濟更加繁榮,發揮關鍵力量,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

團隊 蔡英文

延伸閱讀

520就職演說3主軸曝光!賴清德將釋善意 訴求兩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蔡總統盼馬紹爾與新政府攜手 為人民創造福祉

侯友宜不去總統就職典禮 明上午公務行程是這3個

曾驅逐逾25萬移民 海地危機助攻!多明尼加總統可望順利連任

相關新聞

傳美方僅讓步夏威夷?賴總統出訪計畫延後林右昌周六先訪美

賴清德總統執政將滿百日,不過至今未有具體訪問友邦行程。據了解,賴總統出訪有意過境美國,但礙於美國總統大選陷入膠著,美方不...

執政「鬥」百日 賴總統陷少數總統困局

賴清德總統執政明天是第一百天,賴政府正和在野黨打國會改革釋憲戰,朝野火車對撞;兩岸關係也因賴拋出「新兩國論」,對抗急遽升...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賴總統:互不隸屬

賴清德總統昨天宣誓就職,他在就職演說宣示,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有別於前總統蔡英文八年前就職強調...

陸外交部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台獨死路一條

對於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大陸外交部回應稱,「台獨」是死路一條。

全文/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 強調會依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帶領國家

賴清德今天就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 釋兩岸和平共榮善意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上午宣示就職,賴總統將發表「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就職演說。在區域事務及兩岸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