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南韓女作家韓江獲殊榮 村上春樹、殘雪皆與桂冠無緣

震驚!38歲體育主播驟逝 才轉播完奧運竟病死

國安團隊求穩 賴清德2大難題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左五)日前公布新政府人事,國防部長由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左)轉任、外交部長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左二)轉任、國安會秘書長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左三)轉任。本報資料照片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左五)日前公布新政府人事,國防部長由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左)轉任、外交部長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左二)轉任、國安會秘書長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左三)轉任。本報資料照片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國安人事布局大致底定,學者認為此安排呈現的意象就是台灣會在國際地緣政治變動中維持兩岸、國防、外交政策一貫性;綠營智庫人士則指出,準國防部長顧立雄與準外交部長林佳龍都是「非本科出身」的首長,將面對各自問題,對賴政府會是考驗,但關鍵還是在賴清德為美中台關係所設下的框架為何?界線在哪?

至於即將轉任國安會秘書長的現任外長吳釗燮,有民進黨前立委形容「就是要戰的態度讓外交部在過去一段時間有點像國防部」,但國安會秘書長不常公開談話,也須高度尊重總統立場,較不擔心吳釗燮未來會持續發言「暴衝」。

學者:美總統大選前 陸觀望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今年最大的國際政治變數是十一月五日的美國總統大選,在此之前,國際環境走向相對緩和,因為北京也尚在觀望階段;在不確定因子未解情況下,賴清德國安團隊要能傳遞出「穩定」訊號及可預期的作為,至少要能讓美國人放心。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表示,顧立雄在人事發布記者會提及「印太區域協同性嚇阻能力」是很精準的用詞,過去八年蔡總統國安團隊與美方在軍事、經濟、科技上多有合作,且正在逐步推動,未來要繼續推動是賴清德國安團隊布局思維的著眼點。

綠營智庫人士表示,美涉台智庫普遍認為,賴清德國安人事布局大方向是「可預期性、具相當穩定性」路線,但要關心的兩大問題是顧立雄到底有沒有被賴清德信任?能不能百分百掌握國軍?

該人士指出,文人國防部長主要任務是把住國防政策的舵,但高度專業的國防領域有賴軍職幕僚統合;過去顧立雄任國安會秘書長時和軍方系統相處並不算融洽,成為國防部長後能否順利推展業務,有待觀察。

藍委:蔡規賴隨 兩岸難改變

另有民進黨涉外人士表示,林佳龍是國安團隊中另位角色微妙者,雖然他曾有國安會經驗,但外交部最看重的對美關係,林佳龍過去較少著墨;準副總統蕭美琴則是對美關係老手,未來是否成為「太上外交部長」,已成外交圈關注焦點之一。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賴清德國安團隊大方向都不脫離蔡英文原本範疇,賴的兩岸論述也無新意,若兩岸戰略和思維不變,互動關係不可能因為一些口水就改變。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則表示,蔡英文政府最受國際推崇的就是國安團隊;賴清德國安布局向國際釋出重要訊息是,蔡賴國安路線是密切合作、無縫接軌,這有相當意義存在。

黨政人士表示,賴清德國安團隊主要延攬現任政府官員,此舉象徵新政府上任後,將在蔡英文總統執政基礎上承襲外交、國防路線,同時加上賴清德選前所提「民主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接續開創新局,穩健踏實、持續深化台灣與各國際盟友關係,被視為是政策延續性的表態。

國安會 團隊 賴清德

延伸閱讀

韓國瑜將出席520就職典禮 授與賴清德國璽印章

520不同調...蔣萬安出席未定 議長戴錫欽將出席並赴國宴

曾稱親中愛台…賴清德兩岸破冰轉圜期 稍縱即逝

蔡政府執政8年留未解難題 賴清德接燙手山芋

相關新聞

傳美方僅讓步夏威夷?賴總統出訪計畫延後林右昌周六先訪美

賴清德總統執政將滿百日,不過至今未有具體訪問友邦行程。據了解,賴總統出訪有意過境美國,但礙於美國總統大選陷入膠著,美方不...

執政「鬥」百日 賴總統陷少數總統困局

賴清德總統執政明天是第一百天,賴政府正和在野黨打國會改革釋憲戰,朝野火車對撞;兩岸關係也因賴拋出「新兩國論」,對抗急遽升...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賴總統:互不隸屬

賴清德總統昨天宣誓就職,他在就職演說宣示,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有別於前總統蔡英文八年前就職強調...

陸外交部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台獨死路一條

對於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大陸外交部回應稱,「台獨」是死路一條。

全文/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 強調會依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帶領國家

賴清德今天就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 釋兩岸和平共榮善意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上午宣示就職,賴總統將發表「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就職演說。在區域事務及兩岸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