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年期義務役陸續退伍 36%役男分到主戰部隊

114學測最終日/決戰文組!數B、社會科登場 應考注意事項一次看

傳賴清德就職演說對中釋善意 朝野立委盼兩岸有突破

準總統賴清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準總統賴清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傳準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時,將強調團結國家與對中釋善意,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天表示,期待賴清德未來將在兩岸部分有所突破。國民黨團副書記長許宇甄則說,兩岸問題是重中之重,呼籲賴清德釋出善意,加強對話,降低敵意螺旋。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將在5月20日舉行,媒體報導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內容方向已定稿,內政方面將聚焦團結國家與社會溝通,經濟及能源轉型;也將延續民進黨2016年執政以來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現狀「承諾不變、善意不變」的政策主軸,對中釋出善意,也重申守護台灣。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受訪表示,她相信賴清德就職演說時將以穩健基調,具體回應競選的三大主軸,分別是民主和平、創新繁榮和公義永續。

吳思瑤指出,民主和平部分,總統蔡英文的路線已促成台灣參與世界的民主同盟,賴清德一定會延續蔡總統兩岸及國際關係路線,除對中國釋出善意,也強調與民主同盟國家合作;但面對中國打壓越來越嚴重,也期待賴清德未來將在兩岸部分有所突破。

吳思瑤表示,其次是創新繁榮,新政府將持續以創新方式推展經濟策略;公義永續將擴大世代間的公平正義,且因賴清德曾任台南市長,過去行政院長任職期間一直強調均衡台灣,相信會著重不同區域發展的公平機會。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許宇甄指出,各國特別關注賴清德的兩岸政策要談什麽,AIT主席羅森柏格自去年上任後來台5次,非常罕見,跟賴清德曾說「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有很大的關係。美、中都在觀察賴清德的立場是否有轉變,未來4年,賴清德要繼續做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嗎,這些問題520當天都得揭曉。

許宇甄表示,民進黨有「台獨、廢核、廢死」三大神主牌,這三大問題導致憲政亂象未解,加重國安危機,社會紛擾變大,賴清德就職演說應該針對這些問題作出表態。這三個問題攸關台灣前途、經濟發展、司法正義,總統作為國家領袖,不能對這幾個問題視若無睹。

許宇甄表示,兩岸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呼籲賴清德應該釋出善意,加強對話。賴清德就任後的第一步,應該先解除6月1日禁團令,讓兩岸觀光先恢復正常,找到合適方案,循序漸進地進行雙向對談,降低敵意螺旋,避免兩岸出現戰爭。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受訪表示,蔡政府在憲政、司法、媒體改革都跳票,賴清德是新任總統但又稱會延續蔡英文路線,因此賴清德就職時應先說清楚這些跳票的改革該如何處理。

黃國昌表示,賴清德也應在就職演說闡述是否推動憲政和司法改革、交代能源政策走向,以及年輕人面對的低薪高房價,賴清德的解方是什麼,這需要清楚回應年輕世代。

吳思瑤 國民黨 民進黨 許宇甄 賴清德

延伸閱讀

祝賀母親節 賴清德:三項友善育兒政策 減輕家長負擔

就職演說談兩岸 王鴻薇希望賴清德能做蔡英文做不到的

特赦陳水扁 許宇甄:蔡英文卡通「貓的報恩」看太多

傳林飛帆將進國安會 王鴻薇:「林9萬」三級跳「林20萬」

相關新聞

傳美方僅讓步夏威夷?賴總統出訪計畫延後林右昌周六先訪美

賴清德總統執政將滿百日,不過至今未有具體訪問友邦行程。據了解,賴總統出訪有意過境美國,但礙於美國總統大選陷入膠著,美方不...

執政「鬥」百日 賴總統陷少數總統困局

賴清德總統執政明天是第一百天,賴政府正和在野黨打國會改革釋憲戰,朝野火車對撞;兩岸關係也因賴拋出「新兩國論」,對抗急遽升...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賴總統:互不隸屬

賴清德總統昨天宣誓就職,他在就職演說宣示,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有別於前總統蔡英文八年前就職強調...

陸外交部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台獨死路一條

對於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大陸外交部回應稱,「台獨」是死路一條。

全文/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 強調會依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帶領國家

賴清德今天就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要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不卑不亢、維持現狀,追求兩岸和平共榮。

賴清德今總統就職演說 釋兩岸和平共榮善意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上午宣示就職,賴總統將發表「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就職演說。在區域事務及兩岸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