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調查╱超越分數 回歸學力檢測初衷
一○八課綱上路一年,教學現場面臨師資、素養教學、升學壓力等困境,許多學校都擔憂新課綱會像當年的九年一貫,實施後因教學現場心力交瘁、社會升學價值觀難改變,最後退回原點。
鬆綁升學壓力是新課綱落實需克服的第一個難題。曾任宜蘭縣教育處長、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的簡菲莉直言,「若三年後學校還在貼榜單、十年後教師仍為了考試加課,新課綱不會成功」。要翻轉升學價值觀,需要靠考招制度引導,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攜手校長、教師、家長和學生一起努力。
有教師在民調意見表中直言,國中升高中雖然喊「免試入學」,但明星高中在超額比序時還是會看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國中教師很難放下升學包袱,既然已經是「十二年國教」,希望會考能回歸「學力檢測」初衷,才能真正落實課綱精神。
大學取才同樣影響高中教師授課。第一線教師回饋,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審查依然以學測成績做篩選,教師還是會認為成績表現最重要,希望大學未來能逐步展現重視學生學習歷程的決心,清楚呈現選才標準和內涵,讓學生、家長和老師都能更清楚掌握方向。
素養教學是各校另一大卡關點,高雄鼓山高中校長莊福泰觀察,雖然教育部辦了很多進修課程和工作坊,但教師現在更需要有一批領頭羊長期入校陪伴,讓教師有方向可依循,「現在這批人太少」。
至於如何讓教師穩定增能,有教師建議,應定期舉辦教師版的「一○八課綱線上測驗」,完成研習的教師才能拿到好考績,另應建立教師評鑑與淘汰機制。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推動專案辦公室協作委員范信賢指出,美國、日本等國家設有教師換證制度,以日本為例,每八到十年會公布新課綱,教師都需要重新換證,藉制度推動教師跟上教改腳步。
另外,許多學校反映素養導向教學有課本教不完、家長難理解的壓力。長期到各校陪伴的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藍偉瑩建議,校長和教師可以透過學校日、家長會等場合,讓家長理解「課本只是教材之一」,每門課程都有要完成的學習內容與指標,教師也許不會每一篇課文都完全教完,持續溝通,就有機會讓家長們放心、形成新的教學文化。藍偉瑩表示,課綱不是上路就沒事了,更需要延續和落實,否則教改只會愈來愈困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