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調查╱升學制度 整垮素養教學

一年來喊得震天價響的「素養教學」與升學壓力,仍是教學現場推動一○八課綱的兩大魔咒。聯合報民調顯示,逾半數的學校表示推動素養教學很困難,且近八成國中與近九成高中都表示,升學制度有礙新課綱的落實。
超過半數民眾 支持新課綱
根據民調,多數民眾認為填鴨式教學是台灣主要的教育問題(三成七),一○八課綱去年度推動以來,便是為了翻轉傳統教學模式,因此超過半數民眾支持新課綱改革(五成八七),並且對此次教改抱持信心與期待(四成七八)。然而,落實在教學現場,仍有許多窒礙難行,素養教學有困難的國中裡,較大的困難是課程進度壓力大(六成四),其次是教師無相關專業與經驗(四成九三),再其次則為不信任考招命題方式能夠回應素養教學(三成九八)。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說,強調素養教學會讓理工強、閱讀弱的學生走投無路,大家都希望學習能應用於生活,但考題仍是文字敘述,素養命題是很大的挑戰,只能把簡單的概念融入生活命題,對數理能力好的學生反而無法盡情展現專長,高中教學也會跟著降低難度,大學數理科系銜接會有落差。
老師照念課文 算素養教學?
北市家長鐘文蘭便直言,小孩的國文科,雖然按照新的課文教,但老師帶領就是念課文、教文體,派出來的作業跟以前一樣,雖講素養教學,但家長完全看不出來哪裡不一樣。
至於升學更是學校與老師擺脫不了的魔咒。超過七成六的國中認為國中會考制度影響新課綱落實,超過八成四的高中認為大學考招制度會影響新課綱落實。國高中的升學壓力,皆來自家長看重升學、教學進度以及校方有招生壓力。
重視情境閱讀 美意變壓力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分析,升學制度國高中都會焦慮,部分國中的入學制度沒有太多改變,如今又出現素養命題,造成學生準備考試時更注重閱讀能力、情境式題目,沒辦法表現出學生基本能力。
到了高中階段則會擔心能不能選到好的課程和老師,好的老師才能做好自主學習引導,尤其自主學習計畫列入學習歷程選看項目,家長自然會焦慮學習歷程如何弄得漂亮,才有助升學,王立昇說,「課綱當初想減輕學生升學壓力,不要填鴨教育,但現在感覺大家壓力愈來愈大。」
考試引導教學 一直都沒變
北市家長賴美齡也說,感受到老師不知道新課綱怎麼做,家長則會積極找資源幫助老師,因為老師有升學壓力,像三明治被理念跟現實夾住。
「用舊的資源,跑新的課綱,」全教總專業發展中心執行長吳彩鳳說,老師很努力改變,但是資源沒到位、考招沒改變,台灣長期以來考試引導教學,考科不鬆綁,教學就很難翻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