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不喝水就切換「二刀流」嚇壞隊友 教頭要他球速收斂點

獨子滑落飼料廠玉米粉碎機!右腿變形慘死 母哭倒搥胸:我心肝真痛

繼停售蕈菇湯…八方雲集又停賣1經典口味鍋貼 網友震驚:會瘋掉!

113會考數學/解題關鍵在轉換情境!碳排放、癌症存活率入題 師:難題多為「幾何」觀念

國中教育會考今、明兩天舉行,全國19萬餘考生上陣,許多人都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大型考試,考前學生準備進入考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明兩天舉行,全國19萬餘考生上陣,許多人都是人生第一次參加大型考試,考前學生準備進入考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113國中教育會考今天登場,上午第二節考數學科。教育部今天邀請北市中學教師協助解析試題,解題教師分析,今年數學科考題試卷整體難度適中,今年題組題討論成人的理想體重,並提供3個理想體重公式,考驗學生推理能力;今年難題則多聚焦幾何觀念,且需要學生轉換生活情境或數學情境,才能迎刃而解。

台北市北投國中教師林柏嘉分析今年數學主題類別,數與量共7題、代數與函數8題、幾何則高達10題,資料與不確定性2題。難易配置上,前12題多考單一數學概念和知識,多數學生應能立即作答;生活情境題則多出現於第11題後,需要考生連結具體情境和數學概念。

再者,林柏嘉也說,今年具挑戰性的試題則在20題後,且多是幾何,學生需要深入理解觀念,並將生活情境或數學情境加以轉化,方能正確解答。但整體而言,今年試題難易度和順序安排,評估應可降低解題焦慮感。

桃園市平鎮國中教師劉建成則表示,今年試題亦生活化,如第9題式提供4種癌症1到4期3年後存活率圖表,需視圖表內容判斷兩種說法正確與否;14、16題則將碳排放觀念入題,題幹要求以降低碳排放為目標討論如何改變交通方式,考不等式概念。

林柏嘉分析今年題組題,今年題組題討論成人理想體重並給予3個公式,其中第二題考生須理解理想體重有1正常值範圍,搭配3個理想體重公式,1體重是否可能於公式1內為正常,公式2則可能被認定過輕,考驗學生推理能力。

再者,林柏嘉也說,今年非選擇第一題取自健康飲食餐盤,以健康標語說明穀物、蛋白質、蔬菜、水果份量關係,並繪製飲食餐盤圖形。先讓學生比較每日應攝取水果與蛋白質份量的大小關係,另則要求學生若要將健康飲食餐盤設計成長寬為16公分、10公分的矩形,探討其中兩個矩形區塊的邊長可能性。

全國試務會副主任委員陳良傑則說明數學科違規狀況,數學違規大宗仍為提早翻閱試題本、鐘聲結束仍然逾時作答,以及隨身攜帶手機等非考試用品。

但今年還有27件考生攜帶量角器以及有量角器功能文具入場違規案例,陳良傑談到,先前已請考場和國中宣導,但部分考生可能仍未注意。還有1例則為提早離場,該名學生反映手痛想提早離開,監試委員有如實告知若提前離場將影響考試成績,但學生仍執意,因此只好由監試委員登記樣態。

碳排放 數學科 113會考

延伸閱讀

113會考/高雄上午會考8件違規「提早翻試題」最多 答案卡寫名字恐零分

113會考/國中教育會考今明登場 金門首日到考622人、4人缺考

113會考數學/以素養題為主…非選「健康餐盤」印象深 20題後難度漸增

整理包/113年國中教育會考 5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相關新聞

台中「夜市囝仔」雙胞胎兄弟 會考均5A++上中一中

台中市大華國中國中會考,獲5A++的有5人,其中雙胞胎兄弟姚承邑、姚承均父母在夜市擺彈珠台,兩人假日還得去幫忙,父母日夜...

還沒放榜!他見「前三志願生」坐滿高中先修班 傻眼嘆:那麼競爭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於本月7日出爐,將於21至27日開放選填志願,而家長們也十分關心孩子的選填狀況。一名網友在PTT表示,自己正在幫即將升高中的兒子,找開學後的補習班,卻發現高中先修班早在一個月前開課,驚呼「怎麼我覺得現在連高中都那麼內卷了,還沒放榜誒」。

國中會考新竹奇特現象 網友:不是階級複製是基因複製

113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昨天公布,新竹縣市成績達5A精熟以上程度的有1750人,比例占近2成,其中竹北成功國中及東興國中...

國中會考成績出爐 5A略減5C增

國中教育會考昨公告成績,今年寫作測驗以「標題」為資訊,如包糕粽、銅板價等例,要求考生探究標題吸睛原因並提出看法。心測中心...

美超微創辦人梁見後國中母校會考成績放榜 今年5A人數成長3倍

美超微創辦人兼執行長梁見後是嘉義縣竹崎高中國中部第3屆校友,今年竹崎高中會考成績亮眼,全校5A以上人數較去年成長3倍,英...

斗六國中5人拿下5A++ 兩人作文滿級分一人成全國範本

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出爐,雲林斗六國中成績亮眼,有5名學生獲得5A++,其中丁歆恩、施畯宸作文皆為6級分,丁歆恩的作文更成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