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室/113會考作文命題趨勢解析 1形式呈現機率高「恐愈趨困難」

近幾年隨著環境變革,會考作文題目更加多元,也越發講求個人見解的抒發,故學生培養自身觀點,以有條理的方式進行表述,是十分必要的技能。以下,就讓我們分析近幾年的考題形式和出題涵蓋的範圍,推測今年可能的題目走向。
近三年會考作文皆為「不必訂題」的模式,更著重學生對圖表的理解,並期待多元論點展現。以110年「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為例,透過「展覽會」的情境設定,暗示學生聚焦於「值得分享的具體物件」取材,並於引文中提醒書寫要點,需「描摹物品外觀」及其中「蘊含的情感意義」。而111年會考「多做多得」,則是「通訊軟體頁面」的出題形式,利用班級群組呈現貼合學生經驗的對話情境,群組中四位同學各自提出論點,談及「多做是否多得」、能否「不做而得」,不失為給予考生省思的方向。
再看112年以「近年來台灣民眾最喜愛的影劇類型統計」為寫作資訊,同樣挾帶圖表訊息,相較於前兩年的豐富圖像內容,統計表較為簡潔扼要,更仰賴學生評述的能力。題目說明提到兩項書寫要點,學生需針對圖表中數據差異「提出見解」,再延續見解提出「相應事例」。此題目能接受的寫作角度更加多元,只要學生能把握住兩項書寫重點,呈現出的表述便能夠百花齊放。
「心測中心」最新釋出的預備測試題其一談論「共享」議題,需要學生提取自身生活經驗結合對社區發展的想像,構思值得共享的物品,再思考「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個人感想」。其二「對不起與原諒」一題,藉由漫畫形式,促使學生理解情境,探討面對錯誤和寬恕與否的哲思。相較於以往的題目更有深度,考驗著學生對於能源永續、社區關懷以及人我關係的省思能力。
綜觀近年會考正式試題與預試試題,今年考題極有可能仍以「文字圖表化」的形式呈現,題目難度可能愈趨困難,考驗學生寫作的廣度與深度,廣度在於能包容更多寫作的切入點,而深度則有賴學生多著眼思考自身與環境、社會之關聯。
引導式寫作行之有年且形式繁多,然而就其本源仍是著重於個人見解抒發,只要能仔細審題,適當擷取生活經驗並增添新意於其中,圖文式題型其實並不可怕。
▪整理包/114年升大學分科測驗 8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杏壇傻眼!苗栗私立建臺高中出包「分科測驗集體報錯」 網轟太離譜
▪建臺高中分科測驗搞出大烏龍 校方出面懇求:給孩子應考機會
▪高中學霸「最佳辯士」遭4校封殺!分科前發聲 名醫:氣度超乎想像
▪建臺高中報錯科風波延燒!學生揭內鬥亂象:下學期能否開學都不知道
▪中小學陷教師荒…這年再遇退休潮!教育部對策曝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