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攀日本富士山!一夜白頭的雪白世界非常寒冷,但美到令人無法抗拒

在佐藤小屋休整一番,隔日是適應訓練日。我們要複習雪地步伐、繩隊行進、陡坡下坡、固定樁過繩、抗風姿勢⋯等等在攀登日需要用到的技巧;某些團員租用冰爪、買了全新的硬底鞋,也要盡快適應鞋子和調整冰爪。半夜3點開始,山屋熱鬧了起來,許多日本山友利用週末來攀登富士山或走到七合目作雪地訓練。山屋內開著暖爐、燒著火爐,非常溫暖;但在走道間、廁所⋯等等沒有暖氣的地方,溫度計不客氣地顯示,現在只有-11度。
昨夜狂風暴雪呼嘯整夜,清晨的河口湖和附近的郊山城鎮一夜白頭;雪白世界非常寒冷,卻美到無法抗拒。拿起手機按了幾下,手就凍到刺痛,只好再衝回小屋烤火解凍。早餐後,整裝完畢要出發時,一群打算登頂的日本山友撤退回來,他們說:才走到七合目左右就風大冰冷到無法前進,邊說邊全身發抖。我們看到這番情景,也十分擔憂:比較習慣寒冷的日本人都如此狼狽,那我們怎麼辦呢?
⬆️ 早上9點的五合目,狂風仍然猛吹,抬頭看不到山頂
⬆️ 一夜狂雪,富士五湖附近的郊山、城鎮一夜白頭,真的美極了(照片中為山中湖)
⬆️ 一夜狂雪,富士五湖附近的郊山、城鎮一夜白頭,真的美極了(照片中為河口湖)
全隊9點左右出發,花費約40分鐘行進到六合目的安全指導中心時,我的手、腳就凍到刺痛。厚衣褲加上吊帶的全身裝備上身,在陣陣狂風不止的雪地中,連上廁所都極為困難。我們找了幾個適合的雪坡訓練,雖是日正當中,但身處背陽面加上狂風拍打,每個訓練動作都作得痛苦萬分!三個多小時的認真練習,大夥兒沒有任何興奮的情緒,反而是表情僵硬、全身顫抖不停。教練看大家快冷爆了,便放棄在雪地中餐這種看似愜意卻實則痛苦的想法,速速帶大家回山屋烤火解凍了。❤️ 坐在暖爐前吃泡麵、烤橘子,才覺得自己活過來了⋯‼️ 明天的風速和溫度和今天差不多,真的適合攀登嗎?
⬆️ 今日早餐是鍋燒烏龍麵
⬆️ 晚餐前,鼓足勇氣跨出山屋看夕陽
⬆️ 晚餐前,鼓足勇氣跨出山屋看夕陽(照片中為河口湖)
⬆️ 晚餐是水煮花椰菜、蒸燒賣和咖哩飯大夥兒花了一段時間把自己解凍完畢,便開始在山屋耍廢。山屋內有富士山的免費wifi,登錄之後就可以使用,速度又快、訓號又強又穩定。天氣預報看起來,原訂的攀登日氣溫仍低、風速仍大;再隔一天(原訂下山日)溫度會提升4、5度,風速會減少一半,是這週內最佳攀登日。領隊和大家分析情況,商量對策之後,大家決定延後一天攀登,原訂的攀登日則繼續訓練。本來以為又是等太陽高照再出發,但領隊希望我們能模擬攀登當日半夜的狂風,所以決定4:00出發。這個夜晚,小屋老闆佐藤先生徹夜未眠⋯呃,不是擔憂我們,是在欣賞世足決賽。也因為如此,早餐非常簡便(白飯、味噌湯、荷包蛋、納豆)。
⬆️ 我真的仍然無法接受納豆(囧rz)
⬆️ 山屋的客廳、餐廳、房間內都有暖爐維持溫度。但看看走道間的窗戶結冰成這樣,就知道屋外有多麼寒冷。清晨4點的五合目,屋外的溫度計告訴我們現在只有-14度;從溫暖的山屋出來整隊完畢,短短十分鐘,手腳就結凍了。今日的目標是在狂風中散步到七合目賞御來光,再回到小屋。除了手腳冰凍,狂風把地面上的細雪夾帶著一起刷過臉頰,好似被千萬條橡皮筋瞬間彈射在臉上;口、鼻掛上面罩,爬坡時不好呼吸,拿掉面罩喘口氣,又是瞬間急凍刺痛,痛苦萬分。終於走到七合目的花小屋前,陽光升起,把山中湖和城鎮照得通紅。白雪紛飛加上朝陽的紅韻實在美極了,大夥兒管不了冰凍的手,紛紛拿起手機、相機捕捉美景⋯‼️ 我的內層薄羊毛手套才能觸控,把外層厚手套拿掉的瞬間,一陣狂風掃過⋯‼️ 手套飛走了!
⬆️ 黎明破曉前的富士五湖夜景
⬆️ 朝陽升起,照片中可見狂風將地面上細雪吹起時,而生的雪煙。
⬆️ 為了拍這張照片,我的手套被吹飛了
‼️ 手套飛走的瞬間,驚嚇不已!還好這次為了測試裝備,多帶了幾付手套,隨時放在背包裡以防萬一,還真的解救了自己。不然以當時的低溫,從七合目走1.5小時回山屋,只戴薄羊毛手套的話,大概會嚴重凍傷了。連續兩天都只有三個多小時的體驗和訓練,大家的適應狀況似乎不太好,隔天能否在12-14小時順利完攀,真的非常令人擔憂⋯
⬆️ 不知道是不是攀登日要盡量避免大家喝太多水跑廁所不方便?!今日晚餐是漢堡排配炒麵(卻沒有湯)但口味實在太濃厚,吃完反而拼命喝水(囧rz)
2022年12月18日適應訓練日(繩隊行進、裝備調整、陡坡下行腿力訓練⋯)08:30 五合目佐藤小屋(-11度)⋯⋯⋯⋯⋯⋯⋯⋯⋯⋯2022年12月19日適應訓練日(夜間狂風中行進體驗、抗風姿勢練習⋯)04:00五合目佐藤小屋(-14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