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白石吊橋、日治時期古物巡禮-「霞喀羅古道」兩天一夜

第一次發文,以此紀錄人生第一次野營。已經爬了一陣子的山卻因為疫情期間停滯很久,終於以霞喀羅古道為開始,未來也會在版上分享恢復體能的登山之路!這次就先來分享3月初的霞喀羅兩天一夜吧。

8fe9853c82085f1623ee626b4833cd7d.jpg

時間:2022.03.05-06。成員:共8人,其中5人有固定爬山的習慣。

[行程簡述]。DAY1:清泉登山口→楢山駐在所→霞喀羅吊橋→白石駐在所。DAY2:白石駐在所→白石吊橋→馬鞍駐在所→養老登山口。全長約22公里。[交通方式]因路況不是很好,包九人座接駁來回比較安全。

[資料申請]。入園證:❌。入山證:❌[行程時間]。DAY1:7:00 清泉登山口11:20 繩索吊橋12:20 霞喀羅吊橋12:40 白石駐在所。DAY2:9:30 白石駐在所10:05 白石吊橋13:15 養老登山口以上時間皆包含休息

———————————————————————————————————

[詳細行程介紹]DAY1:清泉登山口→楢山駐在所→霞喀羅吊橋→白石駐在所

3f5ac388d7b47ef2cdc8b25ea16d2aa0.jpg

AM 7:00左右從清泉端出發。這次會選擇從「清泉進,養老出」是因為有第一次重裝的朋友,清泉端進爬升的高度較緩,從白石駐在所下養老端也是一路下坡,相對來說會比較輕鬆一點。

81324bb5f2e7a55f1d5482f8d69932f4.jpg

一開始的林道是一路平緩向上,偶爾有幾段稍陡一點點,但整體來說算輕鬆好走。

8e2ec5b831503a3c1a63876e7403d125.jpg

d68362b6f600f7252d976ce560043a07.jpg

沿路可以看到一些楓紅和巨木。

a50d3fbf53b5eba7ca3f6dc6dc3c0a0c.jpg

這個路段較危險一點,路也比前面陡一些,步道旁就是崩落的懸崖,但一旁有拉繩,小心即可安全通過。

49148d4e723413e5793b161502b240c5.jpg

aa8863ed8ce5f49585e33fc824e0a4d7.jpg

陡上後會有一段相對較平緩的路,這裡有很多棧橋,部分有毀損通過要注意。

a3f0ac8ad64d893eeffe71954a8d47ab.jpg

抵達楢山駐在所,這裡有一大塊空地可以休息。

3794d0f554aec6f90f5d92caf3963b84.jpg

11:20 第一個繩索製成的吊橋,繩索很穩固,高度不高小晃而已,看起來比較可怕。

ca6dc5cbf2b32af700f605f69b338679.jpg

沿途開始上上下下,下切溪谷的地形滿多的。

4def2f856764339821ffcddbdce3f85b.jpg

463659c03af6fcb6783df6eba419e013.jpg

溪谷多的好處就是水源充足,沿路會經過許多水源處,大家要記得取水再上營地,因為白石駐在所沒有水源喔~

28966eeafe7e1589e6b94f3832e35e31.jpg

12:20 霞喀羅吊橋這座吊橋比之前幾個還穩,看到這個就表示白石駐在所快到了!

0b1f4e65103d5d6968ae7c8ecbe32036.jpg

12:40 白石駐在所駐在所附近的營地滿大的,面向駐在所的右側也有凸起的一塊平台可以搭,附近也有兩間廁所供山友使用。

bf9ebfb061ba4b58ab8fca8c6b842b7b.jpg

雖然爬過不少百岳,但都是住山屋居多,第一次自己親手搭帳篷超開心!

dae21682fe9629c46378b49d078fe3c8.jpg

煮個午餐休息一下後,決定在駐在所附近尋幽探訪。

dfd1963dd2341ca905e84486340c42ea.jpg

8c01555110253a9adc2cda6007968cbe.jpg

fa07ae8c05083de820e638e865205175.jpg

淨山事件後,許多古文物都被清除,要用心找才能發現零星幾個被遺留下來的。

01c75c25e1e80dd13bc134273268cd09.jpg

晚餐過後大家聚在一起聊聊的感覺真棒!還很幸運看到滿天星空!這次遇到的山友都滿友善的,睡覺時間大家都保持安靜,睡得超級舒適~

------DAY2:白石駐在所→白石吊橋→馬鞍駐在所→養老登山口

d0bff7c216d2d839691f5629a4ff72de.jpg

9:30 白石駐在所出發,往養老登山口前進。

a0248ed2f46c028833fe6b03d961b5c6.jpg

如前面提到的,從白石駐在所離開的路段大部分都是下坡。

68b8e17a821265e2a76fe367d44b601f.jpg

10:05 白石吊橋霞喀羅古道除了白石駐在所的古物外,最著名的就是白石吊橋了。吊橋長度滿長的,高度和昨天遇到的比起來高非常多,走起來也滿晃的。如果有懼高症的人會走得膽戰心驚,但像我沒有就可以悠閒欣賞兩邊溪谷的景色。

f2ac0088b149330563ae6c00a483422e.jpg

白石吊橋過後是一連串的上坡路,這段高低落差滿大,還有三段木樁上攀。

edad462f677b6eaf9fb744ae41670634.jpg

在馬鞍駐在所休息一下後,接下來的路都滿平坦,還會經過一片漂亮的竹林區。

e9573288bd39766e59b51c93c33580f2.jpg

看到芒草區後就表示離養老登山口不遠了!

6746571006a70a5fcdbaa98ad00846e1.jpg

超幸運遇到一株滿開的櫻花樹!

db17696805ab6d3ece47cb59449e06d1.jpg

13:15 養老登山口,順利登出!(沒拍到照片只想趕快下裝備休息)養老端的腹地較清泉端大一點,可以停車的位置較多,但養老端上去較多連續上坡,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怎麼安排比較好。

bfa9c321d9ba4c63fadb986d59b0e814.jpg

aa811ff8ab5d88a6e822f41e45e6a6d0.jpg

8b3d3a1970fec0446c7b0403f2202c54.jpg

71759a6e1e584504eca7cb690833315f.jpg

394f9a362a6c9545051afb8e01c473a1.jpg

c3cd61c746f343bd8621a65048c91959.jpg

總結一下霞喀羅古道長度雖然長,但爬升的高度沒有很高,陡上陡下的路段也不算太多,對我來說整體走起來滿舒服,相較於百岳遼闊的大景,這裡多是不同的植物樣貌,沿途動植物的多樣性很豐富,慢慢走可以發現很多在百岳沒看過的植物種類。霞喀羅古道也是著名的賞楓熱點,如果是秋季人潮爆滿,必須考量到營位的問題。

想安排兩天一夜,也可以順登霞喀羅大山,我們沒去是因為想好好在營地耍廢!*如果你是登山新手,因為要重裝背帳背水,還是要做好體能準備與評估再上山!

吊橋 登山 古道

延伸閱讀

震後搶修 花蓮佐倉等5條步道9月27日開放

工作40年「月存1萬」夠退休養老?眾人搖頭:還沒考慮通膨

獨/法官罹難、妻小聞訊哀慟 當地居民籲池有指引要清楚

花蓮富源、龍吟吊橋歷經3年整修 重新開放

相關新聞

成群牛兒好悠閒! 桃源谷慢慢遊+灣坑頭山登頂留念 開心跳一波

優質同事調離在即,大家共識安排郊外歡送小旅,促成此次桃源谷慢遊之前走大溪線上桃源谷發現觀景台附近有小型停車場,查詢確認是桃源谷停車場須留意途中部分路段極難會車,且平日專屬(假日不開放)當天我們抵達時很

夢幻級水圳之路! 「士林坪頂古圳步道」走進城市雨林,絕美溪流映入眼簾

坪頂古圳步道景點介紹 坪頂古圳步道,坪頂為士林平等里的舊地名,意思為地勢較為平坦之處,坪頂古圳群海拔約300至500公尺左右,共有三條古圳,分別為平頂古圳,坪頂新圳及登峰圳,早期肩負灌溉及飲水等功能

三芝最原始之境!森林裡發現大量遺跡「大屯溪古道」,來場五星級的健行之旅

大屯溪古道 景點介紹 大屯溪古道,位於三芝地區,因昔日居民多在此以溪水浸泡大青(菁),製作染料,故又有藍路古道的美名,古道分為左線及右線,沿著大屯溪上游之大桶湖溪往小觀音山西峰上溯,時左時右將近十

一日單攻有夠嗆辣!為了爬這座山,我們準備了兩年─「白姑大山」

白姑大山 百岳排名第45,海拔3,341公尺,頂峰有一顆一等三角點,位於南投仁愛與台中和平,與羊頭山、畢祿山及屏風山合稱中橫四辣, 為百岳十翠之一,又稱白狗大山。登山客攀登白姑大山可以安排三天兩夜或

新手勿試!極端地形「奇萊東陵下嵐山」,收穫絕美大景須經重重障礙

帕托魯下嵐山 #艱困路線 #障礙重重 #極端地形 #新手勿試 Day 3 2023/02/27 11.7K + ↑1560m北鞍三叉山屋→平安池→大理石營地→立霧主山→帕托魯山→下切迷航迫降

偏冷門路線!「鳥洗縱走」難度高,爬升1800公尺再下降1100公尺不簡單

鳥洗縱走是一條長約20公里又要爬升1800公尺難度較高的縱走路線,因此走的山友較少屬偏冷門路線,從泰安溫泉停車場起登走約3.3公里爬升約840公尺到鳥嘴山(又稱上島山海拔1438公尺),再走約2.6公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