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白石吊橋、日治時期古物巡禮-「霞喀羅古道」兩天一夜

第一次發文,以此紀錄人生第一次野營。已經爬了一陣子的山卻因為疫情期間停滯很久,終於以霞喀羅古道為開始,未來也會在版上分享恢復體能的登山之路!這次就先來分享3月初的霞喀羅兩天一夜吧。
時間:2022.03.05-06。成員:共8人,其中5人有固定爬山的習慣。
[行程簡述]。DAY1:清泉登山口→楢山駐在所→霞喀羅吊橋→白石駐在所。DAY2:白石駐在所→白石吊橋→馬鞍駐在所→養老登山口。全長約22公里。[交通方式]因路況不是很好,包九人座接駁來回比較安全。
[資料申請]。入園證:❌。入山證:❌[行程時間]。DAY1:7:00 清泉登山口11:20 繩索吊橋12:20 霞喀羅吊橋12:40 白石駐在所。DAY2:9:30 白石駐在所10:05 白石吊橋13:15 養老登山口以上時間皆包含休息
———————————————————————————————————
[詳細行程介紹]DAY1:清泉登山口→楢山駐在所→霞喀羅吊橋→白石駐在所
AM 7:00左右從清泉端出發。這次會選擇從「清泉進,養老出」是因為有第一次重裝的朋友,清泉端進爬升的高度較緩,從白石駐在所下養老端也是一路下坡,相對來說會比較輕鬆一點。
一開始的林道是一路平緩向上,偶爾有幾段稍陡一點點,但整體來說算輕鬆好走。
沿路可以看到一些楓紅和巨木。
這個路段較危險一點,路也比前面陡一些,步道旁就是崩落的懸崖,但一旁有拉繩,小心即可安全通過。
陡上後會有一段相對較平緩的路,這裡有很多棧橋,部分有毀損通過要注意。
抵達楢山駐在所,這裡有一大塊空地可以休息。
11:20 第一個繩索製成的吊橋,繩索很穩固,高度不高小晃而已,看起來比較可怕。
沿途開始上上下下,下切溪谷的地形滿多的。
溪谷多的好處就是水源充足,沿路會經過許多水源處,大家要記得取水再上營地,因為白石駐在所沒有水源喔~
12:20 霞喀羅吊橋這座吊橋比之前幾個還穩,看到這個就表示白石駐在所快到了!
12:40 白石駐在所駐在所附近的營地滿大的,面向駐在所的右側也有凸起的一塊平台可以搭,附近也有兩間廁所供山友使用。
雖然爬過不少百岳,但都是住山屋居多,第一次自己親手搭帳篷超開心!
煮個午餐休息一下後,決定在駐在所附近尋幽探訪。
淨山事件後,許多古文物都被清除,要用心找才能發現零星幾個被遺留下來的。
晚餐過後大家聚在一起聊聊的感覺真棒!還很幸運看到滿天星空!這次遇到的山友都滿友善的,睡覺時間大家都保持安靜,睡得超級舒適~
------DAY2:白石駐在所→白石吊橋→馬鞍駐在所→養老登山口
9:30 白石駐在所出發,往養老登山口前進。
如前面提到的,從白石駐在所離開的路段大部分都是下坡。
10:05 白石吊橋霞喀羅古道除了白石駐在所的古物外,最著名的就是白石吊橋了。吊橋長度滿長的,高度和昨天遇到的比起來高非常多,走起來也滿晃的。如果有懼高症的人會走得膽戰心驚,但像我沒有就可以悠閒欣賞兩邊溪谷的景色。
白石吊橋過後是一連串的上坡路,這段高低落差滿大,還有三段木樁上攀。
在馬鞍駐在所休息一下後,接下來的路都滿平坦,還會經過一片漂亮的竹林區。
看到芒草區後就表示離養老登山口不遠了!
超幸運遇到一株滿開的櫻花樹!
13:15 養老登山口,順利登出!(沒拍到照片只想趕快下裝備休息)養老端的腹地較清泉端大一點,可以停車的位置較多,但養老端上去較多連續上坡,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怎麼安排比較好。
總結一下霞喀羅古道長度雖然長,但爬升的高度沒有很高,陡上陡下的路段也不算太多,對我來說整體走起來滿舒服,相較於百岳遼闊的大景,這裡多是不同的植物樣貌,沿途動植物的多樣性很豐富,慢慢走可以發現很多在百岳沒看過的植物種類。霞喀羅古道也是著名的賞楓熱點,如果是秋季人潮爆滿,必須考量到營位的問題。
想安排兩天一夜,也可以順登霞喀羅大山,我們沒去是因為想好好在營地耍廢!*如果你是登山新手,因為要重裝背帳背水,還是要做好體能準備與評估再上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