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國文/全中教評中間偏易、級分估跟去年相仿 部定選文僅2篇未入題

113年大學學測進入第2天,今日下午首先登場的考科為國文綜合能力測驗。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認為,考題整體而言中間偏易,級分應與去年相仿,閱讀材料範圍廣闊,翻譯文學、科普文章、電影迷因、女書歷史都入題。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指出,部定選文15篇僅有2篇未入題,多在選項中的字義、讀音出現。
針對今日學測國綜考科,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指出,部定選文15篇除了〈師說〉、〈大同與小康〉之外,其餘13篇均有入題,形式多為單題中的選項並以字義、讀音為主。混合題以A類選文設計,包含琦君〈髻〉、李煜〈浪淘沙〉與辛棄疾〈破陣子〉。另外,今年多選題以台灣為主題選取文本命題,有28題《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第30到31題取材自《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叢談》、《台灣紀事‧鄭事紀略》,談鄭成功的傳說事蹟。
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認為本次出題閱讀材料範圍寬廣,例如第6到8題以湖南江永地區發現的菱形文字女書為題材,探討如何運用特殊字體傳遞情感,以哭嫁為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女性在父系社會中的狀態,題材新穎。第13到15題以周處除三害為題材,融合2023年10月台灣迷因電影大片,讓古今周處的形象產生對照,也讓考生能夠思考古典傳說的現代意義。第21題和22題則對讀古今司法判決。28題涉及古今製造火藥的方法與規範。
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指出,113學測國綜混合題型的命題,用一個題組呈現「回憶」與「記憶」的關聯,並以逐步呈現「引文」及「命題」的方式分階段出題,讓考生能聚焦作答。值得一提的是,整組命題隱約可見112年國寫第2題「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的影子。
台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建議,未來教學現場老師需以課內篇章為出發點,再延伸至課外素材,透過閱讀策略融入教學活動,且要提供考生跨領域的文本,訓練跨領域閱讀能力。除此之外,應注重統整與歸納,因為記憶與背誦無法應對目前的考題,閱讀能力仍是重中之重,可以減少國學常識與記憶性知識的相關教學。
▪ 會考志願選填/盤點雙北高中之最!從校風到外送…校友心聲、特色一次看
▪ 申請入學落榜別灰心!把握最後機會 114分科測驗考前整理看過來
▪ 已讓出博愛座仍被砲轟!國一生被婦人罵到啜泣 校長:會給他正能量
▪ 正取台大研所遭冒名「被放棄」準碩生父批:資安有漏洞
▪ 不是中國!末日糧食議題發酵 全球只有「這國家」能養活自己
▪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 會考志願選填/英語B++可填這間高中資優班 報名日期、特殊考點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