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北新店鐵皮工廠火警濃煙沖天 近百消防員搶救…雙和也聞到燒焦味

稅率遭提高至30%!川普公布第四波關稅名單 歐盟不滿發聲

以哈停火/斡旋一波三折 人質、撤軍談不攏

以哈戰火延續15個月,廣受世人關切,雙方15日宣布停火,成為號外消息。圖為紐約市曼哈頓時報廣場附近的福斯新聞公司的外牆告示打出「以哈停火」號外字樣。(路透)
以哈戰火延續15個月,廣受世人關切,雙方15日宣布停火,成為號外消息。圖為紐約市曼哈頓時報廣場附近的福斯新聞公司的外牆告示打出「以哈停火」號外字樣。(路透)

經過15個多月在加薩激烈交火,導致中東局勢出現基本變化,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15日終於達成停火協議。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歷經數個月密集國際斡旋才得以水到渠成,談判最初氣氛不佳,雙方相互譴責,幾名關鍵人物則在磋商期間喪生。

過去一年來在卡達進行的磋商,以色列與哈瑪斯數度差點達成停火協議,但每次都宣告破局,必須再回談判桌繼續討論。交涉關鍵在於哈瑪斯釋放依然扣押的所有人質,以色列則從加薩走廊撤軍。

哈瑪斯2023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造成1200多人死亡,253人遭挾持,以色列強力回擊。2024年裡,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10月7日攻擊行動策畫首腦辛瓦(Yahya Sinwar)遭到以軍消滅,就連真主黨(Hezbollah)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也在以軍轟炸當中喪命。

戰火持續一年多,加薩累計超過4萬6000人死亡,11多萬人受傷。新年開始情勢出現轉變,拜登總統13日宣布,停火協議可望很快拍板。

拜登與包括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內的高層外交官員,都希望中東戰事能在拜登任期結束之前畫下句點,停火協議於1月20日川普就職典禮前達成。

2024年2月,卡達、埃及、以色列、美國官員在巴黎磋商停火協議,但哈尼雅7月間在伊朗遇害導致談判中斷,辛瓦10月在加薩遭到殲滅,更讓談判進展添增更多變數。

在卡達首都杜哈(Doha)展開的談判由卡達國王塔米姆(Emir 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與埃及高層居中協調。拜登12日與卡達高層通話,對於停火協議應盡快達成取得共識,目標要讓人質能夠回家,加薩地區也能得到迫切需要的人道援助。

前總統川普在2024年11月大選勝出,停滯的停火談判出現新動力,川普表明希望上台之前能夠停火,警告哈瑪斯儘早釋放以色列人質,否則將有後果。

紐約時報中東事務專欄作者史帝芬斯(Bret Stephens)15日撰文指,川普的即將上任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n Witkoff)11日上午與內唐亞胡見面「直率會談」。據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軍事分析記者哈雷爾(Amos Harel)14日報導,威特科夫向內唐亞胡明確表示,川普希望他同意這項協議。哈雷爾稱之為「川普效應」。 

哈瑪斯 以色列

延伸閱讀

以哈停火19日生效首批釋33人質 重點一次看

以哈達成停火!川普上任前1天生效 第2階段促永久休兵將受考驗

美AI資料中心啟動大建設 鴻海、廣達可望受惠

拜登:以色列與哈瑪斯同意永久停戰 協商期間持續停火

相關新聞

中東停火添變數?川普解禁2000磅炸彈 1800枚幾日內送往以色列

路透引述白宮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解除一項對以色列提供1800枚2000磅炸彈的禁運令。

以哈停戰喊卡?哈瑪斯沒給釋放人質名單 內唐亞胡:沒收到不停火

以色列與哈瑪斯日前達成三階段停火協議,第一階段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9日6時30分(台灣時間19日下午2時30分)生效。...

以色列、哈瑪斯「正式簽署停火協議」!以國內閣投票將延至明天

以色列時報報導,一名調停國阿拉伯官員證實,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談判代表已在卡達首都多哈簽署停火協議、同意釋放人質。

以色列收到人質名單…加薩停火協議正式生效!調停國卡達也證實

以色列表示已經收到哈瑪斯要釋放的人質名單後,宣布加薩走廊停火協議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9日9時15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15...

以哈戰1年多來首次!以色列放行巴勒斯坦人返回北加薩

美聯社報導,以色列於當地時間27日開始放行巴勒斯坦人返回加薩北部,這是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來首次。

川普政府斡旋建功?白宮單方面宣布:以色列真主黨延長停火至2/18

美國白宮26日表示,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停火協議將延長至2月18日,寬限以色列軍隊3周半的時間從黎巴嫩南部撤軍;不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