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手救TikTok! 川普提議合資:美國持有50%股分

1年期義務役陸續退伍 36%役男分到主戰部隊

美眾院通過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抗議以總理逮捕令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路透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路透

美國聯邦眾議院昨天表決通過,同意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CC),抗議國際刑事法院就以色列在加薩走廊軍事行動,對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和前國防部長葛朗特發布逮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去年11月以涉嫌在加薩走廊(GazaStrip)犯下戰爭罪與違反人道罪為由,對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與葛朗特(Yoav Gallant)發布逮捕令。

路透社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昨天以243票贊成、14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非法法庭反制法案」(Illegitimate Court Counteraction Act),將制裁任何調查、逮捕、拘留或起訴美國或以色列等盟國公民的外國人士。美國和以色列都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

45名民主黨籍眾議員與198名共和黨籍眾議員投贊成票;沒有共和黨籍眾議員投反對票。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Foreign AffairsCommittee)共和黨籍主席馬斯特(Brian Mast)在表決前於眾院演說時表示:「美國將通過此法是因為有個非法法庭尋求逮捕我們重要盟國以色列的總理。」

這場眾議院表決是美國新國會上週開議以來首波行動之一,凸顯總統當選人川普自家共和黨同志對以色列政府的強力支持。目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是由共和黨掌控。

國際刑事法院對這項法案表示關切,警告美方此舉可能會剝奪暴行受害者應得的公平正義和希望。

國際刑事法院在致路透社的聲明中說:「任何行動只要意在威脅國際刑事法院及所屬人員、破壞國際刑事法院司法獨立性和職權,以及剝奪全球數百萬名國際暴行受害者應得的公平正義和希望,國際刑事法院均堅決譴責。」

川普先前執政時,曾於2020年批准對任何調查美軍涉及阿富汗戰爭罪行的國際刑事法院人員祭出制裁,後來總統拜登政府取消這些制裁措施。

不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去年5月表示願與國會合作,不排除就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尋求對以色列領導層發出逮捕令一事祭出新制裁。

5年前,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班索達(FatouBensouda)和其他人員在美國的信用卡和銀行帳戶被凍結,且禁止入境美國。

國際刑事法院觀察人士表示,新制裁將可能針對協助院方相關事務的人士。

克里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國際法專家史特里奧(Milena Sterio)說:「這項法案範圍也很廣泛,因為任何人在任何案件中向院方提供支持都可能因此面臨制裁。」

川普將在20日宣誓就職,展開個人第2個總統任期。

聯邦參議院新任多數黨共和黨領袖圖恩(JohnThune)先前承諾會迅速審議這項制裁法案,以便川普上任後即能簽署成法。

以色列 共和黨 美國

延伸閱讀

數週前甫達停火協議 以色列在黎南空襲真主黨卡車

南韓法院重新發出對尹錫悅逮捕令 雙方攻防延長

尹錫悅躲過7天逮捕令 南韓公調處聲請延長時效

尹錫悅逮捕令今夜到期!公調處:轉交警方執行 擬聲請延長

相關新聞

罕見!路透:濟州航空失事客機2具引擎都發現羽毛和鳥血

南韓濟州航空(Jeju Air)去年12月底發生179人罹難的重大空難,墜毀原因仍在調查中。路透報導,調查人員在該架客機...

南韓公調處證實:已逮捕尹錫悅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韓聯社、KBS等消息指出,尹錫悅將自行走出總統...

韓總統官邸打開第3道防線允公調處進入!韓媒:尹錫悅將自行走出官邸

南韓警方與公調處人員今晨前往總統官邸,第二度試圖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稍早已突破兩道防線。韓聯社最新消息指出,總統警...

宮崎強震「釋放11顆原子彈能量」 專家示警:規模7地震機率提高5倍

日本宮崎縣外海昨天發生芮氏規模6.9強震,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規模6.9強震「相當於11顆原子彈釋放...

彈劾案本周庭審 有望逮捕尹錫悅?

韓聯社等韓媒十二日報導稱,南韓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可望本周上班日第二次執行對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

以哈達成停火!川普上任前1天生效 第2階段促永久休兵將受考驗

在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即將上任之際,總統拜登宣布,以色列與哈瑪斯於15日達成停火協議,將自當地時間19日開始生效,結束長達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