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務院恢復國際學生簽證面談!不符合1前提恐被拒簽

美國「孤兒列車」:送走20萬名孩子的巨型社會實驗

北海道外海規模6.1地震 最大震度4、無海嘯之虞

「幾乎是一場全面戰爭」黎巴嫩局勢激化 以色列想實現什麼目標?

以色列目前的進攻已導致黎巴嫩約500人死亡、約1640人受傷。 路透社
以色列目前的進攻已導致黎巴嫩約500人死亡、約1640人受傷。 路透社

(德國之聲中文網)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周一(9月23日)表示,黎巴嫩目前局勢激化是必要的,「以保護我們的民眾抵御真主黨」。

「我們必須消除那些武器,以便為以色列北部居民重返家園鋪平道路」,他說道。

近一年前,約六萬以色列人不得不離開家園。當時,伊朗支持下的黎巴嫩真主黨民兵開始對以色列北部邊境地區進行炮擊。

真主黨被包括美國和德國的多個國家定為恐怖組織,歐盟將其武裝分支定義為恐怖組織。真主黨稱,火箭彈襲擊是為了支持加薩地帶的哈瑪斯。恐怖組織哈瑪斯於2023年10月7日屠殺約1150名以色列人,並劫持約250名人質。

而據哈瑪斯運作下的加薩地帶衛生部,約41000人在以色列對哈瑪斯的戰爭中喪生。

「幾乎是一場全面戰爭」

與此同時,黎巴嫩的死亡人數也在增加。以色列目前的進攻,以及新近的電信設備爆炸襲擊和刺殺真主黨領導人,已導致黎巴嫩約500人死亡、約1640人受傷。

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博雷利稱形勢「幾乎為一場全面戰爭」。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東與北非主任瓦基爾(Sanam Vakil)認為,以色列當前對黎巴嫩的襲擊有三個目標。一是切斷加薩地帶戰線與真主黨戰線之間的聯繫。

她表示,以色列未能實現加薩停火,也因加薩而無法與真主黨達成和平協議。

與此同時,視以色列和美國為敵人的所謂抵抗軸心--包括伊朗等國以及真主黨、哈瑪斯、也門胡塞等多個民兵組織正在集中力量,以便同時向以色列施壓。

第二次黎巴嫩戰爭與聯合國1701號決議

瓦基爾表示,第二個原因是,以色列面臨黎巴嫩真主黨持續的安全威脅。

2006年,真主黨與以色列為期一個月的戰爭被稱為第二次黎巴嫩戰爭,第一次黎巴嫩戰爭是在1982-1985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是以聯合國1701號決議為終結。

當時的條件是,立即停火,黎巴嫩軍隊和聯合國維和部隊部署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和真主黨從同一地區撤軍,以及真主黨解除武裝。

然而,真主黨既未撤回到邊境以北約40公裡的利塔尼河,也沒有放棄武器。此後年間,在伊朗的支持下,真主黨的軍事裝備以及武裝人員倍增。

這也令人更為擔憂,真主黨未來可能劫持以色列民眾到其領土。

「以色列再次尋求迫使真主黨接受接受聯合國安理會1701號」,瓦基爾說道。

轉移對加薩戰爭視線

瓦基爾表示,在黎巴嫩行動的第三個目標是,讓加薩不再是焦點。

「以色列對於從加薩抽身而退,沒有戰略,也沒有表明這之後有何計劃」,瓦基爾說道。

在她看來,黎巴嫩戰爭是「轉移對加薩缺乏戰略的視線」。

與此同時,以色列民眾越來越失去耐心。要求內唐亞胡達成停火協議、確保人質返回的壓力增加。

在貝魯特的聯合國機構中東分析師特洛姆貝塔(Lorenzo Trombetta)表示,在以色列看來,內政壓力很大,並且每周都在增加。

他認為,以色列政府急需在國內實現某種共識。而方式之一是,為以色列北部提供安全保障。

「只是,很難說以色列能否做到這一點」,他補充說。

「誰知道以色列是否或何時會開始地面行動?而伊朗會如何反應,如果真主黨瀕臨徹底被以色列擊潰?」特洛姆貝塔問道。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黎巴嫩 真主黨 哈瑪斯 內唐亞胡 以色列

延伸閱讀

報復真主黨彈道飛彈跨境襲擊 以色列再度發動「廣泛空襲」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南部 真主黨飛彈指揮官身亡

通訊器引爆、大幅轟炸 真主黨仍難擊退

拜登10月將訪問德國和安哥拉 鞏固盟邦關係

相關新聞

中東停火添變數?川普解禁2000磅炸彈 1800枚幾日內送往以色列

路透引述白宮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解除一項對以色列提供1800枚2000磅炸彈的禁運令。

以哈停戰喊卡?哈瑪斯沒給釋放人質名單 內唐亞胡:沒收到不停火

以色列與哈瑪斯日前達成三階段停火協議,第一階段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9日6時30分(台灣時間19日下午2時30分)生效。...

以色列、哈瑪斯「正式簽署停火協議」!以國內閣投票將延至明天

以色列時報報導,一名調停國阿拉伯官員證實,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談判代表已在卡達首都多哈簽署停火協議、同意釋放人質。

美五角大廈認了在敘利亞其實有2000駐軍 是先前公布的2倍

美國過去提到在敘利亞的駐軍人數大約是900人左右,但美國國防部19日表示,駐軍人數其實是2000人,稱這些增援部隊是來支...

敘利亞與阿富汗政權垮台比一比 美俄武器被接收...誰損失更慘重?

反抗軍兵不血刃開進首都,總統倉皇出逃,原先替當權者撐腰的外國勢力只好協商撤軍。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

敘利亞反抗軍領袖首度受訪!警告以色列「沒有藉口」繼續攻擊

耶路撒冷郵報報導,敘利亞反抗軍「沙姆解放組織」領袖、伊斯蘭主義分子喬拉尼(Abu Mohammed al-Jolani)...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