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殺人」案件頻傳 司法精神醫:醫療介入可改善
高雄市今發生鄰居因對樓上噪音不滿,趁對方準備送小孩上學、大門半掩時,潛入家中殺害夫妻二人。精神科醫師表示,今年一年至少就有5件噪音導致的殺人或傷人案件,其成因包括精神疾病、聽覺敏感等,可藉醫療介入改善問題,社區民眾對噪音傷人成因的意識也應重視。
部立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表示,自己搜尋近一年噪音導致的重大殺人、傷人事件,新聞媒體刊載的至少就有5件。其成因包括精神疾病如幻覺、妄想等,也可能與聽覺過度敏感、恐音症等耳鼻喉科相關疾病有關,導致生活中聲響被放大。
他指出,造成聽覺過敏的原因,包括嚴重顏面神經麻痺、內耳淋巴失調,及顳顎關節等,這並不罕見,根據過去研究,耳鼻喉科的耳鳴門診3分之2病患是聽覺過敏。精神疾病如憂鬱症、創傷壓力症候群,也會導致患者對聲音敏感。但除了疾病因素,噪音導致的殺人、傷人事件,也會與鄰里、人際衝突相關,社區協調機制、資源媒合等皆須重視。
媒體報導,今年基隆一名男子認為樓上鄰居刻意製造噪音,導致他長期失眠,故趁鄰居倒垃圾時,持刀攻擊對方致死,基隆地院判處14年有期徒刑。
李俊宏說,該案行凶者經司法精神鑑定,判斷有幻覺、妄想;日前日本發生的神奈川鋼琴噪音殺人事件,也曾送精神鑑定,但該案不是妄想或幻覺所致,醫師認定為恐音症合併頭痛,個案有長期失眠、壓力等問題。本次事件也須進一步評估犯案原因,以及是否需安排司法精神鑑定。
「現代城市發展,民眾往人口聚集的都市移動,彼此住得更近,若有聽覺敏感問題,更容易發生衝突。」李俊宏說,現代社會輪班工作者多、民眾晚睡者也多,作息不同導致噪音出現時可能影響他人睡眠。尤其高齡化社會,長者睡得少、易淺眠,長期遭受干擾也會產生精神壓力。
李俊宏說,台灣一年就有5件噪音傷人、殺人事件,值得更深入了解、關注,分析其中原因,才能採許後續行動,包括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或進行社區總體營造,讓民眾對此議題更多認識、管委會有更多了解,提供求助管道。
他表示,有些噪音殺人案件,實際偵測噪音其實無法達到環保局規範的開罰標準,問題的根源是對聲響的感受、理解不一致,造成個人生活品質影響。但其實可透過醫療介入,幫助改善睡眠、情緒。
今上午7時50分,高市羅姓夫妻婦在家準備出門,念國小的小孩聽到門鈴聲開門,即見樓下鄰居吳姓男子(63歲)進屋,二話不說便涉嫌殺砍殺在客廳的羅妻。羅聽見聲音,在房內要出外查看,也遭吳涉嫌刺殺。兒子趕下樓,向大樓管理員求救,警消到場時,羅姓夫婦已經身亡。
吳的兒子今案發前已去上班,後來接獲通知回家,吳的兒子說,常聽到樓上噪音,父親覺得不像是小孩製造的噪音,而是隨機白天或半夜都有刮出來的聲音,父親因此心神不寧。
★《聯合新聞網》關心你:遇到家暴事件,請打113保護專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