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誰在搞鬼?補貼進口蛋將損失100億以上

補貼進口蛋議題連環爆,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被迫下台,縱然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仍堅稱,該政策創造整體政策效益達到60億元。殊不知,依該部的標準,其宣稱的效益非但已不復存在,還將轉為損失。
陳吉仲離職後,農業部9月21日針對進口蛋政策在行政院會「進口雞蛋專案成效與精進作為」報告,陳駿季再次肯定該政策,並表示3月至7月進口1億4000多萬顆雞蛋量,使得消費者減少購買雞蛋支出,創造整體政策效益達到60億元,高達10倍以上。顯然蔡政府認為犧牲陳吉仲,就可化解進口蛋爭議。
他的算法是,政府專案進口花費5.7億元,該政策讓每顆蛋零售價格至少減少2.2元,每月消費量約6億顆蛋,故消費者在3到7月所需的30億顆蛋,所以國人總體減少60億元以上支出,效益斐然。
但是根據農業部提供的資料顯示,8月與9月進口帶殼蛋已不再進入市場,導致雞蛋供給趨緊,8月就再度出現缺蛋問題,蛋商要求提高蛋價,農業部主導的蛋價審議委員會一再凍漲蛋價。直到9月已無法再壓抑價格,9月4日蛋價每台斤調高3元。
9月初漲價後,缺蛋狀況並無改善,加上進口蛋品質瑕疵頻傳,還有進口蛋「誤標」台灣蛋事件,以及進口與國產蛋「混蛋」亂象,進口蛋被棄之如敝屣,國產蛋缺口愈來愈大,9月25日每台斤再度調漲2元,重回歷史高點。至此農業部宣稱的效益將全面消失。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在立法院宣布,既有庫存專案進口殼蛋不再釋出,未來若有需要專案進口殼蛋,需由出口國進行洗選包裝。進口殼蛋進口門檻提高,除了進口成本大增外,也將拖延進口期程。從宣布後開始加工,加上數十天的海運時間,送到台灣進行檢疫檢驗,約需二個月後始能上架。易言之,往後二個月(10月與11月)應無任何進口殼蛋可上市,將使雞蛋供給吃緊。
按照農業部的說法,只要雞蛋降價,就是進口蛋創造的利益;反之亦然,當雞蛋漲價,就是進口蛋造成的損害。根據蛋商公會評估,入秋後還可能碰上禽流感攪局,用蛋缺口只會愈來愈大,預估至少還有10元的漲幅空間。本文以保守估算,10月每台斤僅折半調漲5元,平均每顆蛋就會提高0.5元,一個月就將對消費者產生3億元的損害。二個月的改包裝後的進口蛋空窗期內,就有6億元的損害。
年底隨著候鳥遷徙,開始進入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HPAI)感染旺季,雞蛋供給更趨緊張,所幸12月起新包裝的進口殼蛋有望抵台,惟國人已對進口蛋品質信賴度喪失殆盡,消費者也未必會買單,蛋價很難不持續漲價,12月的損害3億元。
進口蛋事件連環爆,農業部卻還堅持該政策有十倍效益,並將持續引進至明年6月。惟援引其標準,就算以保守的估算,光10-12月所造成的損害,將高達9億元之譜。
而且這只是討論漲價對消費者的負面影響,若探究對產業的衝擊,將更為可觀,農業部宣稱產生的60億元利益,原本就是蛋農的利潤,實際上少賺就變成蛋農損失。此外,還有為數甚眾的蛋農因獲利銳減,而退出市場,這方面的損害何止百億計。
從近期民調看來,賴清德的支持度已受臭蛋事件衝擊而下滑。苟該黨再不正視民怨,民進黨明年就有可能「實質轉型」為在野黨。
▪ 名單整理包/選舉登記終了!區域立委、不分區名單一次看
▪ 2024總統副總統選舉 一圖看懂3組參選人資歷背景
▪ 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16黨提名背景一次看
▪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保證金知多少?退還門檻一次看Ne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