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進口蛋之亂 農業部還要亂多久

進口雞蛋爭議至今超過三周,並未隨著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中央畜產會前董事長林聰賢請辭而停歇。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今年政府首次以「專案」、「緊急」的方式大規模進口雞蛋,從進口業者的選定與資格,到冷鏈斷鏈徒增食安風險,還出現進口蛋混充國產蛋銷售,甚至大量過期報廢,凸顯農業部為了搶快,一路開綠燈,但後續配套沒想好,走一步算一步,摸象過河的農業部該好好建立制度了。
平抑物價進出口,本應是經濟部的事,農業部職掌應在於輔導國內農業、照顧農民和調整升級產業體質,但年初缺蛋嚴重時,當時的農委會除了忙著反駁缺蛋事實以外,還忙著壓抑蛋價;而架上雞蛋如何標示、進口產品的追蹤追溯,則是衛福部的事,但農業部攬了一堆本業外的事,卻每個環節都掉鏈。
當國內雞蛋生產不足時,靠進口產品減輕生產壓力是對的,但外界卻不解,為何不是像過去一樣是開放貿易商自由進口,政府只要控制總量即可,輕稅簡政即可完成;卻要大費周章,限特定廠商才能辦理的專案進口模式?
農業部當初決定進口這麼大量的帶殼蛋,而捨棄相對風險較低的冷凍進口液蛋與蛋粉,加上當時國際上供應吃緊,「有蛋就好」的決定,當初是否有做過評估風險,到底需要多少數量,該怎麼運送與保存,是否都有計畫好;到底是國內產量沒掌握,還是進口數量預測失準,真的應該好好對外交代。
更令人不解的是,過去畜產會不是沒辦理雞蛋進口的經驗,為何這次會如此荒腔走板?
這一路進口雞蛋爭議,農業部不斷強調進口策略是對的,有助平抑國內雞蛋產銷失衡和價格,但到七月底,農業部共進口一點四億顆雞蛋,算起來也不過五、六天的國內雞蛋需求量,且其中還銷毀五千多萬顆過期雞蛋,到底真是進口雞蛋平抑黑市價格,還是其實是國內蛋雞換羽已到一個程度,恢復生產弭平產銷失衡。
缺蛋事件短期間還不會落幕,面對即將到來的禽流感季節,我國的蛋雞產業準備好因應這個冬天嗎?農業部恐怕要趕緊拋開口水回歸專業,才有機會在這個冬天避險。
▪ 名單整理包/選舉登記終了!區域立委、不分區名單一次看
▪ 2024總統副總統選舉 一圖看懂3組參選人資歷背景
▪ 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16黨提名背景一次看
▪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保證金知多少?退還門檻一次看Ne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