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陳吉仲有原因?炮打農業部雞蛋危機的「Lin bay 好油」是誰?

臉書粉絲專頁「Lin bay 好油」時常拿出完整數據與專業見解,監督農政主責單位,粉絲專頁主持人林裕紘身處業內多年,熟知農產運銷生態,有心人士卻根據他的經歷,影射他故意找陳吉仲麻煩?這位農產品KOL究竟是誰?
從8月16日食藥署公布來自巴西的專案進口雞蛋及冷凍蛋液的邊境檢驗不合格,到9月19日農業部長陳吉仲因「蛋蛋的哀傷」而請辭,期間還有通路發現臭蛋、超思公司疑雲等等議題,雞蛋的討論熱度有增無減。其中,臉書粉絲專頁「Lin bay 好油」因為都能提出數據及專業見解,一時之間成了社群熱門人物。
細數「Lin bay 好油」粉專,有關進口蛋爭議的文章共有40多篇,而且所有批判、資料皆非空穴來風,每每出手都打得農業部、食藥署等單位難以招架。
年初示警缺蛋,農業部卻無作為?
「Lin bay 好油」是誰?其實沒有那麼神秘,這個粉絲頁的主持人「林裕紘」,早在今年初缺蛋時,就上節目完整說明缺蛋主因。
他當時提到,台灣養了4,500萬隻雞,蛋卻不夠吃,就是因為雞隻產蛋率愈來愈低。
但為何生不出蛋?林裕紘細數部分露天養雞場的劣質環境,雞隻除了風吹日曬雨淋,還會被跳蚤咬,且寒流來襲時,雞隻在露天住所面對10多度的低溫,加上前年遭遇禽流感的影響綿延至今,蛋量驟減。
林裕紘強調,農政單位很清楚台灣85%的蛋來自這些開放式養雞場,時任農委會主委(現為農業部長)陳吉仲卻在國會掛保證沒問題,結果發現事態不對,才從國外緊急進口雞蛋。
殊不知,進口令一下,經過半年,主帥也跟著下台,農業部、畜產會等主責雞蛋供應的相關單位都被打回原形,但台灣因為雞蛋而風生水起的社會亂象,卻尚未止歇。
農產運銷專家,雞蛋、水果、石斑「攏知影」
因為林裕紘本身就是業內人士,才能如此熟知產業現況。他在「lin bay 好油」粉絲專頁的簡介寫著「農產品運銷工作業者,這是一個介紹食品安全、油脂、農業的粉絲團」,他同時在媒體開設專欄,台灣的鳳梨、釋迦和石斑魚過去遭中國禁止進口時,他都有所見解。
就連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人事之爭,他都略知一二。
林裕紘過往的資歷相當豐富,曾任職於生鮮公司、再生能源產業,目前也是中華農企業發展協會副秘書長,他精通油品製程,還是義大利橄欖油品油協會(O.N.A.O.O.)的初階合格品油師。
只不過,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頻繁監督相關單位的一舉一動,竟遭特定人士質疑為「國民黨側翼」;實則不然,因為林裕紘9月4日發文,也批評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召開有關「臺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記者會——「跑來我這邊把東西抄一抄就能開記者會了,也難怪我如此瞧不起國民黨。」
曾任農業行銷公司經理人,卻被說硬槓陳吉仲?
近來,因為頻頻追打農業部和陳吉仲,林裕紘還是被放大檢視了,尤其他曾經擔任「嘉己人創新農業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經理人」,意外成為箭靶。
臉書粉絲專頁「我用胸部思考」就曾以「農業四大寇情與義:主將篇」為題介紹林裕紘,提及嘉己人公司在2017年因資金未到位而倒閉,沒有任何外銷實績,嘉義縣政府有意願入股,但原本預期「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挹注縣府資金未果,導致嘉己人陷入財務危機而解散。
台農發公司是當時的農委會輔導成立,目的在於協助台灣農業重新調整產銷供應鏈,建立完整的國內外銷售管道,重整農產品進出口常軌運作機制。
「從此以後,好油踏上狂罵台農發與陳吉仲的魔障無法自拔。」粉絲專頁「我用胸部思考」如此寫道。
林裕紘對此發文駁斥,他2015年任職嘉己人時,陳吉仲甚至還沒上任農委會副主委,「說我因為拿不到農委會的錢而開始討厭陳吉仲,這會不會時光錯亂了?」
林裕紘直言,他勤跑外銷通路,連貸款都要自己先墊,甚至租貨車載貨到機場的空運碼頭;他認為,既然擔任經理人,就有義務盯緊每一個環節,為公司帶來收益。
話雖如此,公司營運依舊碰壁,他不願繼續增加公司的虧損,選擇辭職。
從自身專業與工作經歷,可見林裕紘身處產業多年,才能觀察入微並針砭近期的紛擾。
「年初的時候陳吉仲『主委』對大家掛保證雞蛋一定夠,陳吉仲『部長』說年初缺蛋。」9月19日「Lin bay 好油」發文,這兩句話道盡農業部今年惹出的「蛋的多重宇宙」,民眾現在仍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本文出自2023.09.20《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名單整理包/選舉登記終了!區域立委、不分區名單一次看
▪ 2024總統副總統選舉 一圖看懂3組參選人資歷背景
▪ 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16黨提名背景一次看
▪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保證金知多少?退還門檻一次看Ne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