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蛋流向 蔣萬安限畜產會今提供

台北市政府昨天稽查中央畜產會,調閱資料,限今天提供巴西蛋流向,否則將依違反食安法開罰。圖/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政府昨天稽查中央畜產會,調閱資料,限今天提供巴西蛋流向,否則將依違反食安法開罰。圖/北市府提供

進口蛋爭議不斷,甚至引發食安疑慮,行政院表示今起連續三天聯合稽查;農業部昨公布七縣市、十三個倉儲地點,強調會全力配合食藥署稽查,但仍未公布進口蛋流向資料,聲稱會行文給地方政府。台北市長蔣萬安喊話「地方政府自立自強,跨縣市食安聯防」,昨先稽查畜產會,要求今天提供巴西蛋流向資料,否則依違反食安法開罰。

台北市衛生局及消保官昨上午到中央畜產會、北市一家進口商及兩家蛋液加工廠稽查,調閱資料釐清雞蛋流入、流出、銷售及銷毀流程,並要求畜產會提供進口蛋品流向資料;但畜產會聲稱要報農業部核准後才能給,預計一周後才能提供。

北市發現疑似未登錄倉儲

北市衛生局及消保官昨在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會議說明稽查進度,衛生局表示,已要求畜產會於今天下班前提供巴西雞蛋流向資料、廿二日下班前提供其他國家進口蛋資料,屆時若畜產會不給,可依食安法罰款三萬至三百萬元。另外,市府意外發現畜產會疑似有未登錄的倉儲,以及無法提供產品責任險的蛋品,今將約談,若畜產會無法說明,會依食安法開罰三萬至三百萬元。

「地方政府要自立自強,跨縣市食安聯防;該開罰就開罰。」蔣萬安指示各局處守護食安滴水不漏,以市民安全為最優先考量,尤其畜產會儲存大量逾期蛋品待處理,要避免任何有疑慮的蛋品流入食物鏈;目前雙北、桃園、台中等都已動起來,各縣市快速溝通、核對資訊、同步稽查。

蔣萬安表示,政務官的去留不是民眾關心的重點,民眾關心的是食品的安全、是孩子的健康,請農業部盡快提供完整的供銷流向資料,地方政府才能更完善地執行食安監測。

新北市府也主動稽查超市、雜貨店等生鮮蛋品。桃園市長張善政說,民進黨執政,所有縣市只能自立自強,出現雞蛋疑慮後,市府衛生局、法務局消保官及農業局一直聯手清查,「我們桃園自己把自己的食安掌握好,不靠中央」。

13倉儲過期雞蛋共5170萬顆

農業部昨公布畜產會「雞蛋緊急調度計畫」蛋品庫存數量表,共六家物流與倉儲業者,分別儲存在新北市、桃園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高雄市、屏東縣等七個縣市,共十三個倉儲內;截至九月十五日,庫存數量五七九五萬顆,過期待銷毀五一七○萬顆,未到期六二五萬顆。

農業部次長陳駿季表示,農業部將配合衛福部輔導所有洗選場,同時進行蛋品調查,也提供所有縣市其轄內所在洗選場、加工廠地址,方便地方衛生局流向調查時有所依據。他強調,所有到期雞蛋均依規定分倉、分行儲放於各冷鏈物流倉庫,沒有流入國內市場的風險。

農業部:流向會行文地方

至於地方政府關注的進口蛋流向,農業部表示會行文給各地方政府資料,包括畜產會調度給各縣市洗選場及加工廠名單、數量與雞蛋來源國;農業部也將就有效日期、文件紀錄保存、倉儲管理等面向,協助業者建立正確管理概念,並輔導國內雞蛋洗選業者提升對食安法規的認知。

雞蛋 農業部 消保官 蔣萬安 巴西 張善政 衛福部

延伸閱讀

高雄市查巴西蛋發現「貓膩」在這 關鍵人台農蛋品董座本周返台

查進口蛋 高市衛生局:信興蛋品進銷貨流向是關鍵

農業部說法自打臉!李彥秀:人心惶惶 陳吉仲官位高枕無憂

公布畜產會7縣市共13個冷鏈倉儲 農業部揭進口蛋流向:有5170萬顆雞蛋待銷毀

相關新聞

法界:綠蛋案速辦 太過火

家住新北的謝姓民眾在臉書貼文自稱買到「台農」臭綠蛋,行政院長陳建仁稱此為「假訊息」,農業部更以妨害名譽提告,警方也火速上...

民眾貼「臭綠蛋」 警速送辦 被質疑不符比例原則

新北市謝姓男子日前在臉書貼出蛋白為綠色的「臭綠蛋」,被行政院長陳建仁駁斥是假消息,農業部前天赴台北市中正二分局提告妨害名...

進口蛋成本1顆18元 農業部卻補助32元

進口蛋爭議延燒,從三月至七月,政府補助吸收價差金額已達五點七億元。立委昨天在立法院質詢時計算進口雞蛋成本,頂多一顆十八元...

「好油」被冒用寄炸彈威脅信總統府證實收到 陳建仁:請檢調盡速查明

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因評論農業政策遭人恐嚇,因而關閉粉專,26日透過媒體人黃揚明披露,自稱遭冒用電郵...

雄檢搜索台農蛋品 涂萬財30萬交保

南部蛋商涂萬財所屬台農與信興蛋品涉嫌規避調查、標示不實,還有四二五萬顆進口蛋流向不明,高雄市衛生局除開出六張罰單處以一一...

被高市府重罰1130萬元 台農蛋品董座:我不是壞蛋也不做「混」蛋事

台農兼信興蛋品董座涂萬財,是蛋界的「南霸天」,縱橫南部蛋業近半世紀,他本月13日他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曾說,是農業部找他幫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