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麟凱殺害母女兩人遭槍決 胞姊低調露面、身後事處理揭曉

TikTok被禁 數十億美元廣告大餅誰吃下?分析預測「最大贏家」

黃麟凱22:02槍決時間太晚? 原來律師連出多招打亂安排

【重磅快評】賴清德還幹黨團幹事長 韓國瑜只好扮總統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僵局現曙光,立法院長韓國瑜(前左三)、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左四)邀朝野黨團三長吃「和解飯」,朝野對立有望和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僵局現曙光,立法院長韓國瑜(前左三)、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左四)邀朝野黨團三長吃「和解飯」,朝野對立有望和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卡關,立法院韓國瑜和行政院長卓榮泰明天邀朝野黨團三長吃「和解飯」,藍白綠都將赴會。朝野黨團各有前提條件,但也都期待飯局能打開僵局,並為未來國會互動添加潤滑劑。

不過,這場「和解飯」卻不免帶著一些荒謬性:當賴清德總統還幹著黨團幹事長的工作,韓國瑜只好扮演總統的角色。

中華民國憲法第44規定,「總統對於院與院間之爭執,除本憲法有規定者外,得召集有關各院院長會商解決之。」這是憲法明文賦予總統專屬的院際調解權。如果行政院與立法院爭執不下,總統便得召集兩院院長會商解決。解開憲政機關之間的僵局,既是總統的憲政義務,也是現實政治的必要。

不過,賴清德對於以總統憲政高度調解院際爭執,維持憲政運作順暢,興趣不大;他寧願親自跳上火線,指揮民進黨軍團上陣肉搏。賴清德誓師要求綠委反守為攻,鼓動青鳥包圍威脅立院,指導釋憲封殺國會改革,人事提名增加朝野對立,還怒斥在野黨非理性杯葛總預算。督軍戰國會,賴清德樂此不疲。

沒人見過賴清德站在總統高度調和鼎鼐的模樣,但大家都看到了賴清德彷彿回到當年擔任立院黨團幹事長指揮綠委衝鋒陷陣的身影。

諷刺的是,就在2008年擔任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的時候,賴清德提案退回中央政府總預算!

16年物換星移。現在在野黨也退回總預算,賴清德痛批非理性杯葛,會受到民意的嚴厲批判;但對於自己當年提案退回總預算的舉動,賴清德解釋,那叫做「對空鳴槍、提出示警」。果然腦袋追隨屁股轉動,雙標理所當然。

問題是,賴清德上任四個多月,泰半時間是在戰國會,不但逾權,而且角色錯亂,為朝野對立火上加油。尤其,鬥字當頭,對外拒絕兩岸和平協議,對內也是殺聲連天,不見朝野溝通的動作,更沒有政黨和解的機會。

但賴清德高度介入國會內部與立法行政之間的運作,甚至自己就是造成國會衝突和行政立法爭執的根源,除了自失總統的高度,也削弱了總統行使院際調解權的角色與功能。

賴清德征戰未歸,現在這個院際調解的總統角色,只好由韓國瑜來擔任;明天這場「和解飯」,也被朝野寄予溝通和解的重任。

不料,看不得飯局解僵局,總統幕僚先跳出來攪局。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昨天受訪表示,立法院目前藍白當家,立法院長是韓國瑜,直接喊話韓國瑜「莫忘世上苦人多」。既把總預算過關責任推給韓國瑜,還酸他一頓。

如果總統府幕僚可以指示將官看到總統不必起立,讓將官像小學生一樣被總統指正禮節;那麼府內幕僚逾越分際、破壞體制,對行政立法兩院比手畫腳,對國會議長和在野黨情緒勒索,好像也見怪不怪了。

令人好奇的是,這是張惇涵逾越幕僚分際,矯傳聖旨,或者是賴清德力阻韓國瑜扮演總統角色?

立法院 賴清德 韓國瑜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禮遇菸商、苛刻醫院 賴清德還推健康嗎?

韓國瑜邀朝野吃和解飯 選中米其林愛店「點水樓」

張惇涵將卡預算甩鍋韓國瑜? 藍:賴清德玩兩手策略

韓國瑜明邀朝野吃和解飯 吳思瑤:帶著誠意盼解決僵局

相關新聞

禁伐補償 綠委轟政院簽不平等條約

總預算案爭議多時,在行政院同意就禁伐補償爭議讓步後,八日終於順利在立院交付委員會審查,結束朝野僵局。但據了解,八日民進黨...

總預算今可望付委

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六度卡關,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立法院朝野黨團會商,最終達成三項決議,今天總預算案第七度在立院叩關,可望付委...

曝「點菜說」意涵 卓揆:要有好的開始大家各退一步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持續卡關,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下午召集朝野第三度協商,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晚突然拋出「點菜說」,更稱餐廳...

颱風攪局救災優先 朝野「和解飯」延到下周

為化解明年度總預算案卡關僵局,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原訂今晚共邀藍綠白三黨團吃「和解飯」,但因颱風山陀兒攪局,餐...

朝野繼續戰!藍白聯手56比50 再度封殺總預算

立法院今天召開院會,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聯手變更議程,以「僅限列報告事項」方式,變相將中央總預算案排除在外...

新聞幕後/總預算案協商 傅崐萁坐主賓位 卓揆向韓國瑜致謝

延宕多時的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預算在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朝野黨團「喝咖啡」後達成共識並簽字,會面地點、座位安排更隱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