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封殺總預算 卓榮泰嘆:原可報告亮點如今黯淡無光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今天晚上在圓山飯店宴請民進黨內政、交通、教文、司法委員會立委,會後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右四)陪同離開。記者邱德祥/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中)今天晚上在圓山飯店宴請民進黨內政、交通、教文、司法委員會立委,會後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右四)陪同離開。記者邱德祥/攝影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遭藍白聯手封殺,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明兩天分梯宴請部會首長與綠營立委。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轉述,卓榮泰會中感嘆,行政部門本應光榮談論新年度亮點計畫,如今只能談如何突圍,「亮點變成黯淡無光」。

卓榮泰今晚在圓山飯店宴請內政、教文、交通、司法委員會立委,與相關部會首長,也有外交、經濟等委員會立委出席。吳思瑤會後轉述,席間眾人對於新會期要推的法案、預算交換意見,但主要聚焦總預算遭藍白退回,部會首長也有提出想法。

吳思瑤感嘆,席間卓榮泰一番話發人省思,行政部門本應非常光榮地與黨團報告新年度的亮點計畫,但此時此刻卻只能談談未來如何突圍,「亮點變成暗淡無光」,只能面對許多預算被凍結、花更大力氣進行遊說工作。

她舉例,內政部有高達90億元新增預算無法執行,當中有打詐、消防員安全預算,也有關於全國國土韌性和防災計畫, 「袂振袂動(台語指無法動彈)」;交通部有181億元新增預算無法審查,包括高達53億元的偏鄉交通平權,以及高達104億的全國省道改善計畫。

另針對教育預算中,吳思瑤說,許多青年期盼的青年圓夢計畫,能實質減輕負擔的私立大學學雜費補助,有多少被擋下來,文化部也受到傷害,各縣市政府積極爭取的文化館、博物館升級計畫,純論影視音產業基地,就有高達53億元新增計畫動彈不得。

「地方建設化為空影,付之一炬。」吳思瑤指出,執政黨立委來自全台各地,大家都很關心總預算被擋後,地方建設會受到波及,她接著細數,未來嘉義縣民雄要打造航太暨無人機的產業園區計畫、嘉義市長黃敏惠爭取的嘉義市政府市民中心興建議會等,都會被擋下。

吳思瑤表示,未來盼能強化溝通,讓藍白立委恢復理性,否則擋下的就是福國利民預算,或縣市首長、立委努力爭取的地方建設,希望下次見面,真能大聲談預算亮點、造福國人,而非被擋下預算,讓國家發展黯淡無光,並提及卓榮泰稱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是優先法案,盼能順利推動。

另針對在野以禁伐補償未編足為由退回總預算,吳思瑤轉述,卓榮泰清楚說明,任何法案通過都要在適法性和合理性上來反應,立委可以爭取預算,但無法增加預算,執政黨委員充分理解。

她說,立委審預算是天職,拒審預算是瀆職,所有委員會奉行憲法、預算法、財政紀律法的精神,在合理合法範圍下為人民爭取,而不是為難國家、癱瘓政府。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左二)會後表示今天是來交換新會期法案的方向,也聚焦在被藍白退回的中央政總預算。記者邱德祥/攝影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左二)會後表示今天是來交換新會期法案的方向,也聚焦在被藍白退回的中央政總預算。記者邱德祥/攝影

卓榮泰 吳思瑤 嘉義

延伸閱讀

吳思瑤撇清卡韓 藍委齊轟說法見鬼:韓國瑜是委曲求全

圓山夜宴立委被問賴清德「下軍令」 卓榮泰笑而不答

羅廷瑋棄權稱遭綠營霸凌 吳思瑤:不該把責任甩鍋

總統以備戰來避戰不簽和平協議 吳思瑤:多數民意

相關新聞

禁伐補償 綠委轟政院簽不平等條約

總預算案爭議多時,在行政院同意就禁伐補償爭議讓步後,八日終於順利在立院交付委員會審查,結束朝野僵局。但據了解,八日民進黨...

總預算今可望付委

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六度卡關,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立法院朝野黨團會商,最終達成三項決議,今天總預算案第七度在立院叩關,可望付委...

曝「點菜說」意涵 卓揆:要有好的開始大家各退一步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持續卡關,立法院長韓國瑜今天下午召集朝野第三度協商,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晚突然拋出「點菜說」,更稱餐廳...

颱風攪局救災優先 朝野「和解飯」延到下周

為化解明年度總預算案卡關僵局,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原訂今晚共邀藍綠白三黨團吃「和解飯」,但因颱風山陀兒攪局,餐...

總預算遭退一周未積極溝通 陳駿季、曾智勇遭批傲慢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上周五遭在野立委退回,主因在原民禁伐補償、提高公糧收購未足編。行政院長卓榮泰下令部會首長積極與立委...

朝野繼續戰!藍白聯手56比50 再度封殺總預算

立法院今天召開院會,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聯手變更議程,以「僅限列報告事項」方式,變相將中央總預算案排除在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