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日核汙水今排海 我抽檢13項高風險水產品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計畫最快今天台灣時間中午十二時起,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汙水排海,衛福部強調根據監測結果,評估風險未增加,暫不跟進香港和澳門禁止日本十都、縣水產進口的決定,會維持正常食品邊境管制措施,但會針對日本海藻、鮭魚、秋刀魚等十三項高風險水產品,逐一進行含氚量抽檢。
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解釋,食藥署針對日本水產品,展開為期四年的監測計畫,去年檢驗廿五件,今年已檢驗廿七件,將以收集的五十二件日本水產品氚含量為基準值,待日本排放氚水後,預計再抽驗七十三件進行比較,今、明兩年預計採檢逾兩百件。若檢測結果異常,就會把抽驗件數往上調,若發現氚汙染風險增加,將與專家討論,啟動因應措施。
至於民眾擔心核汙水影響台灣,中央氣象局表示與原能會合作建置「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分析為期十年歷史擴散,模擬擴散情形後發現,台灣附近海域將分別在核汙水排放後一至二年、第四年,出現兩次較明顯的氚濃度,但根據模擬濃度都遠比國際安全標準少一百倍以上,影響微乎其微。
大陸媒體則報導,北京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的一項模擬結果顯示,日本核汙水在排放後的兩百四十天,就會到達大陸沿岸海域,並於一千兩百天後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符合台灣模擬發現美國才是影響最重的國家。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稱,若日方一意孤行,就必須為此承擔歷史責任,不希望今天成為「海洋環境的災難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