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談性騷:絕不允許任何上級或長官掩蓋事實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記者曾吉松/攝影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記者曾吉松/攝影

近日性騷擾案頻傳,包含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也遭到指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在中常會表示,最近看到社會上職場性騷擾竟然很多被掩蓋、被遮掩或讓大家看不見,國民黨一定要堅定保障性平,對於不是在工作職場上或不是在國民黨黨部工作的黨員同志,若有發生任何騷擾事件,國民黨一定會以法為基礎、以事實為根據來保障受害者。

朱立倫指出,國民黨要保障性平,堅定維護大家免於性騷擾,黨內機制於2017年法律通過後就已經訂定相關保障機制,包括性平委員會的設立與申訴的機制。對於在國民黨工作的同志都要予以保障,也希望這個機制不但日新又新地隨時予以修正,更擴大保障所有在黨內工作的同志權益,也絕不允許任何上級或長官掩蓋事實或遮掩被騷擾的事件。

對於不是在工作職場上或不是在國民黨黨部工作的黨員同志,朱立倫指出,若有發生任何騷擾事件,國民黨也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透過法律的保障,加上相關申訴、考紀等制度,嚴格與堅定地來面對,國民黨絕對不會逃避、偏私,一定會以法為基礎、以事實為根據來保障受害者,同時毋枉毋縱,讓社會能夠透過性平的教育,更積極防治任何未來發生的情況,這是國民黨堅定的立場。

除了性騷擾議題以外,朱立倫表示,最近大家最關心缺電議題,台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很無奈地說「我們只能相信政府」,但工商企業界、美國商會對台灣缺電的危機,認為是台灣最大的經濟上、也是國家安全危機。台灣經濟是靠出口、靠高科技產業,任何一次斷電、缺電對台積電或每家科技大廠都是嚴重的傷害。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是當時創建台積電的政黨,民進黨卻是讓台積電缺電的政黨、讓台灣很多產業缺電的政黨。我們一定要非常嚴肅地面對台灣真正的能源問題、缺電的議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非常務實的能源配比,台灣不缺電的基本要求之下,核電還是必要的能源,這態度不能改變。因為缺電會造成全民經濟的傷害,更嚴重是很可能造成國家安全最大的危機。

朱立倫也提及,昨天他接待AIT理事主席羅森伯格時表示,國民黨能源政策是最務實穩健的,台灣產業特別強調不能缺電,且缺電會造成國家安全的問題。當前兩岸之間的緊張或對國家安全的重視,是全世界非常關心的;但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可能造成台灣最大的國家安全破口。

性騷擾 朱立倫

延伸閱讀

影/台積電缺電困境 朱立倫:國家安全最大危機

侯友宜赴中央「便當會」 中常委盼藉此修補關係、交換意見

跟朱立倫同天生日 侯友宜IG曬出20歲青澀照片

朱立倫、張榮味見面聊雲林選情 海區立委參選人屬意他

相關新聞

性教法禁「師生戀」 引違憲疑慮

行政院院會昨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增訂「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行為」,被解讀為不能發展「師...

政院通過性平三法 權勢性騷最重關3年

行政院昨天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明確定義權勢性騷擾及其樣態,且分層級加重權勢性騷擾行政及刑、民事責任,包括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行政罰最重可罰一百萬元,以及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最重處三年徒刑。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據了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擬在下周臨時會處理,力拚七月底三讀修法。

禁師生戀?性平法修正草案 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違倫理關係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教育部指出,修法後擴大適用範圍,並將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台灣掀#MeToo浪潮 5大APP幫你應對性騷保護自己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講述職場性騷擾的劇情與台詞引起大眾共鳴,也在台灣掀起#metoo浪潮。除了有愈來愈多人勇敢說出曾受到的傷害,更引起許多父母焦慮討論,該讓孩子如何學保護自己,來防範憾事?其實,國內外團隊已開發不少手機APP,可以協助他們在萬一遇到性騷擾或者性侵時全身而退。以下是5個優質App,上班族可備好;爸媽們也請轉傳給孩子,及時阻止壞事發生。

音樂界「大佬」級教授被爆性騷 要男學生陪睡還拍裸照

Me too風吹進音樂界,許多隱藏已久的性騷案件也被掀開,南部某國立大學音樂相關科系的鄭姓客座教授,遭網友PO文指控是性...

#MeToo燒進司法院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傳性騷

「#MeToo」烈焰延燒,如今連司法院也著火。原定六月廿八日屆齡辭任的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五月八日突獲總統令核准退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