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員工在非工作場域對外性騷擾 國民黨負責處理

國民黨今舉行「堅決守護性別平等及女性權益,性平調查機制啟動說明」記者會。記者劉宛琳/攝影
國民黨今舉行「堅決守護性別平等及女性權益,性平調查機制啟動說明」記者會。記者劉宛琳/攝影

國民黨舉行記者會,說明國民黨工作規則明訂防治性騷擾專章性平事件申請流程,國民黨立場是堅決守護性別平等、女性權益,會用最嚴格謹慎態度處理相關事件。

文傳會主委林寬裕表示,國民黨希望從被害者的角度,多一點同理心,尊重當事人,不是以息事寧人角度處理。國民黨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在黨職、專任員工在性別騷擾問題上,制定相關處理機制;同時若非在職場內,也會根據性騷擾防治法提供防治機制以及申訴管道。

林寬裕指出,2017年國民黨工作規則制定有關性騷擾防治的規定,設立申訴專線與信箱,也送台北市勞動局核備。相關規範都有周延的規定,也成立委員會;相關規定啟用迄今,確實曾因黨員之間的爭議,引用此條款,但也都圓滿處理完成。

考紀會主委黃怡騰表示,根據性騷擾防治法規定,不一定只在工作場合,只要求職、任職、在職期間,若有任何兩性違法,都有相關規範的流程。以國民黨為例,在黨部受雇員工之間或員工對外,若有性騷擾,是國民黨要負責任處理。

黃怡騰指出,一旦確定有性騷擾行為,若加害人是黨員,會啟動考紀會程序,黨員行為若有違反黨章、法令,根據情節進行黨紀懲處,如撤銷、開除黨籍、停止黨權、申誡、警告等。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說,對於黨務職場內部,人事部門均依照相關法規設立各種防治與救濟機制,至於其它場域性平事件有涉及國民黨黨員部分,考紀會也有相關辦法處置,無論哪一個職場或環境,國民黨一定以最高標準處置。

楊智伃表示,民進黨不要為了轉移自身性平議題,刻意操作成政治對決,切勿見獵心喜;沒有人希望這些事情發生,若民進黨仍試圖政治操作,打泥巴戰,讓各界看清民進黨似乎還是不把性平議題當成道德法律問題,未來更不期待民進黨的職場文化風氣會被改變,可能還是會為了大局壓案。

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說,執政黨不要意圖透過比爛的方式轉移焦點,模糊自家性平機制不足、職場文化集體墮落的問題。台灣社會發生嚴重性平問題,民進黨的處理方式竟然是比爛,還有執政黨立委再談說加害者不是民進黨就沒有討論度,讓社會非常失望,相信民進黨的年輕世代也都會非常失望。

性騷擾

延伸閱讀

藍綠頻傳性騷案 侯友宜:不容侵害人身自主權

多人控曾遭性騷擾 曾柏文公開道歉

民進黨團檢討性騷擾防治管道 確定需要修法會儘速提出

資政性騷擾總統府沒調查權?藍委:世界級笑話

相關新聞

性教法禁「師生戀」 引違憲疑慮

行政院院會昨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增訂「校長或教職員工違反與性或性別有關之專業倫理行為」,被解讀為不能發展「師...

政院通過性平三法 權勢性騷最重關3年

行政院昨天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明確定義權勢性騷擾及其樣態,且分層級加重權勢性騷擾行政及刑、民事責任,包括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行政罰最重可罰一百萬元,以及加重其刑二分之一,最重處三年徒刑。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據了解,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擬在下周臨時會處理,力拚七月底三讀修法。

禁師生戀?性平法修正草案 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違倫理關係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草案,教育部指出,修法後擴大適用範圍,並將教職員不得與學生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台灣掀#MeToo浪潮 5大APP幫你應對性騷保護自己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中講述職場性騷擾的劇情與台詞引起大眾共鳴,也在台灣掀起#metoo浪潮。除了有愈來愈多人勇敢說出曾受到的傷害,更引起許多父母焦慮討論,該讓孩子如何學保護自己,來防範憾事?其實,國內外團隊已開發不少手機APP,可以協助他們在萬一遇到性騷擾或者性侵時全身而退。以下是5個優質App,上班族可備好;爸媽們也請轉傳給孩子,及時阻止壞事發生。

音樂界「大佬」級教授被爆性騷 要男學生陪睡還拍裸照

Me too風吹進音樂界,許多隱藏已久的性騷案件也被掀開,南部某國立大學音樂相關科系的鄭姓客座教授,遭網友PO文指控是性...

#MeToo燒進司法院 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傳性騷

「#MeToo」烈焰延燒,如今連司法院也著火。原定六月廿八日屆齡辭任的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五月八日突獲總統令核准退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