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明星賽/郭俊麟復刻12強求婚橋段騙到隊友 陳冠宇有先報備

發揚在地農業 青年牧場打造金門牛產業鏈 結合有機飼養、循環經濟 育種提昇肉牛品質

陳玉嘉投入畜牧業10多年,不只成為金門規模最大的養牛業者之一,也帶入循環經濟、有機飼養等觀念。
陳玉嘉投入畜牧業10多年,不只成為金門規模最大的養牛業者之一,也帶入循環經濟、有機飼養等觀念。

【文‧圖╱許峻魁】

根據2024年畜禽統計調查結果,金門當年底的肉牛在養量3,919頭、占全國13%,相較於金門土地面積相當密集。肉牛產業可謂金門農業特色,牛肉乾等食品更是不少老饕心頭好,青年牧場場主陳玉嘉2009年回到金門投入養牛,打造從育種、畜牧、屠宰一條龍的產業鏈,成為當地重要的畜牧業者。他除了協助畜產試驗所保種,也融入循環經濟概念種植牧草,並投入有機飼養、友善環境,也為當地養牛業帶來新樣貌。

畜牧場因動物排遺氣味等因素,常被視為鄰避設施,位在金門金湖鎮的青年牧場,卻幾乎顛覆大眾對傳統畜牧業的刻板印象,牛舍寬敞、環境明亮,牧場中氣味並不擾人,反而可以嗅到牧草的青草香。現年45歲的牧場主人陳玉嘉,每日天剛亮就開始辛勤地奔波於田間,收割牧草,為他忙碌而充實的養牛生活拉開序幕。

陳玉嘉返鄉投入畜牧業已超過15年,最初從6頭牛養起,如今打造出串聯在地農業、畜牧、屠宰、品牌銷售的牛肉銷售產業鏈,並主打循環友善畜牧方式,「我們現在就是循環再利用,所有東西都是在地生產,也有成立生鮮肉舖,飼養、肥育、屠宰都自己來。」

協助金門養牛產業構築產業鏈,並結合循環經濟、友善農環境的理念,讓陳玉嘉在2022年獲得百大青農殊榮。他也持續投入有機認證領域,希望未來能讓金門有機牛肉打響名號。

「農業小白」不顧反對投身養牛業 10多年耕耘養成金門最大種牛場

在開始養牛前,陳玉嘉並無從農經驗,雖然身為公務人員的爸爸退休前也有養牛,但純屬玩票性質,跟畜牧業無太大淵源。陳玉嘉大學畢業前都留在家鄉,國立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畢業後赴臺灣求職,曾在加油站擔任站長,但因為要全臺南北不停輪調,萌生回金門工作的打算。陳玉嘉說,「就想說,要不然回家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做,我算早期的返鄉青年,那時候還滿辛苦的。」

當時,金門縣政府正在推動「酒糟養牛計畫」,陳玉嘉隨之興起將畜牧業作為人生下一站的念頭,「政府剛好在推養牛計畫,覺得好像很不錯」,然而這項選擇起初並沒有獲得認同,「我回來大家都說,一個大學生不去找一份好的工作,要去養牛?」

即使親友反對,陳玉嘉仍篤定投身畜牧業,在資深養殖戶、政府機關協助與自身努力下,青年牧場經過10多年耕耘規模不斷擴大,目前牧場本場面積就有8,000多平方公尺,還有兩個較小的分場,除了分散飼養風險也提供牛隻更寬敞的活動空間;牧場直接飼養的牛隻規模達到300多頭,再加上與在地農民契約合作代養,總數約有1千多頭,同時是金門規模最大的種牛繁殖場,由昔日的養牛新手躋身養牛專家。

青年牧場使用山貓協助餵飼牛隻作業。
青年牧場使用山貓協助餵飼牛隻作業。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中國男泳圈偷渡金門大膽島 海巡攔截押返調查

影/金門再現偷渡客!陸籍男泳渡闖大膽島遭活逮 海巡疑中共陰謀

金門BMW剛保養突起火 車頭冒煙成火球消防2分鐘撲滅

持續酷熱1縣市恐38度以上極端高溫 明起2波鋒面接力防強降雨

相關新聞

一朵白花稱霸世界 世茂生技的創新與穩健 智慧化溫室質量並重 染色花開拓多元市場

「一株白花有相當的條件跟水準,我們在後面做加工,就有無限的想像。」世茂農業生技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蝴蝶蘭切花供應商,每年可售出超過150萬支蝴蝶蘭切花。世茂售出的蝴蝶蘭,多達九成是創辦人黃崇德30多年前育成的「V3大白花」,看似單純的市場策略,背後則有先進技術當靠山:三層立體栽培、環控裝置兼顧生產品質與效率,蝴蝶蘭染色技術則贏得歐美賣家青睞,為這朵經典的白花增添新樣貌,也拓展多元通路。

分散外銷市場 蜀隆攻灘頭堡 女董座打江山 關稅分擔三三三原則

美國是臺灣蝴蝶蘭最大的出口國,每10株蝴蝶蘭有6至7株來自臺灣。1997年返鄉接手家族事業的蜀隆花卉董事長李嘉珍說,目前輸美的蝴蝶蘭關稅,從以往零關稅提高至10%,新增的關稅成本分擔,立即和美國客戶談好「三三三」原則,由賣方、買方、美國消費者各自分擔三分之一。她強調,「對等關稅貨幣戰,不能死守美國,山不轉路轉,需開拓其他國家,才是活路。」

穩定即競爭力 一心精進技術拚輸贏 育種家訓傳三代 父子攜手搶市場

一心生物科技是最早開拓蝴蝶蘭外銷的業者之一,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挑戰,究竟該保守或搶進?董事長簡維佐和兒子們雖有不同的想法,但不變的是,從創辦人簡慶賢傳下的家訓初心:「精神重於物質,人定可以勝天!」唯有自己的技術不斷進步,才是讓蘭花事業穩定向前的根本。

打贏蘭花群體戰 臺蘭輸美優勢分析 精準掌握市場 蘭業接力模式再提升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農業部成立「蘭花應變小組」,持續掌握關稅提高及匯率波動對美國花卉市場造成的影響。除了掌握市場脈動,農業部亦與台糖及蘭花業者持續洽談,期盼成立美國蘭花共享中繼站。而產業鏈在地端的技術提升也迫在眉睫,新一代「花卉產業創新園區」將合併試驗單位,為臺灣加強加深最重要的品種與技術優勢,由外至內打造一隊強韌的Team Taiwan。

從「洋蘭」到臺灣之光 蝴蝶蘭百年產業發展

臺灣雖僅有2種原生蝴蝶蘭,但共有400多種蘭科植物,過往社會中上階層的「蘭藝」嗜好相當興盛。園藝植物的產業發展經常由嗜好、趣味性栽培開始,經由愛好者群體的交流,逐漸形成市場及產業化的生產,乃至出現企業化經營,臺灣蘭業發展也不例外。

臺灣蝴蝶蘭輸美 接力生產模式

2024年,臺灣蘭花輸美總額約為6,259萬美元,其中以蝴蝶蘭約6,146萬美元占比98%最多,臺灣亦是美國蘭花市場最大進口國。為了因應市場需求,蝴蝶蘭有相當成熟的接力產業鏈模式,從育種到跨海上市,每個環節的再提升,都可能是此次對等關稅政策下,臺灣蝴蝶蘭搶占市場先機的關鍵轉捩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