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增重、添油花 源興居生技育本土和牛 牧場中聽古典樂 直擊牛隻夏季毛色轉黑

俊美的源興牛公牛
俊美的源興牛公牛

【撰文╱游昇俯攝影╱吳尚鴻】

「源興牛」落腳花蓮9年,從「神經質」的野牛馴養到願意親近人,族群數量也繁殖擴大近150隻。源興牛肉質甜香,源興居生技公司持續投入育種研發,培育臺灣和牛,既要提升牛隻重量以利商業生產,也要改良肉質添「油花」,與美、澳進口牛肉競爭。源興牛擴產邀畜牧場代養,更可因地制宜餵飼不同農副產物,發產地區特色牛肉產品。

位於花蓮縣鳳林鎮花東縱谷間,由壽豐溪、花蓮溪交匯形成的河川新生地上,是占地面積超過700公頃的新光兆豐休閒農場。李登輝基金會2016年起向兆豐農場租賃6公頃土地,將總計8公、11母的「源興牛」牛群,自陽明山擎天崗遷移下來飼養於此,後續由源興居生技公司接手源興牛飼養及推廣。

源興居生技租借兆豐農場,並買下農場原有的300多頭荷士登乳牛,以生產牛乳的利潤支持源興牛飼養及研發,並以荷士登作為雜交牛的母畜,擴大源興牛族群。如今源興牛原始族群已成長到11公、16母,與荷士登等其他品種雜交生產的第一代(F1)也有121頭,源興牛家族已擴大至近150頭。

「神經質」源興牛馴養變親人 給好鬥公牛聽音樂化戾氣

4月上旬午間,源興牛畜舍草皮上,僅有一頭小牛出來閒逛,種公牛各自在牛欄中或臥或立,顯得閑靜。源興居生技公司研究員陳冠豪說,平時不會將公牛放出來,因為兩隻公牛互相看不順眼就會打架,「血流成河那一種」。

屏東科技大學動物科學與畜產系畢業、不到30歲的陳冠豪,在源興居生技成立之初即進公司負責管理牛群,堪稱國內最熟悉源興牛習性的人。陳冠豪說,源興牛「很神經質」,因為以前放養陽明山,隨時要注意野外有沒有危險,有人接近就會馬上跑掉,來到花蓮也不吃人餵飼的牧草,寧可自行找草地覓食,近幾年才愈來愈不怕人,「我蹲在草地中做發情觀察,源興牛就會自己靠過來。」

牧場飼養源興牛,主要餵飼進口乾草與本土盤固拉草,搭配臺東縣農會生產的精料飼料。陳冠豪說,源興牛光吃甜燕麥容易變胖,牛隻過胖繁殖性能不好,且太胖的公牛交配駕乘時也會把母牛壓垮;選擇牧草種類也有成本考量,乳牛每天產乳、可以吃到400元,肉牛只能吃100元,因此會依市場價格、供貨及存放空間等考量替換種類,以前苜蓿一公斤15、6元,「COVID-19疫情間漲到20幾元後,就沒再用了。」

或許是因有訪客來到,源興牛不時發出「哞」的鳴叫,搭配著畜舍中播放的交響樂,一時間頗為熱鬧。源興居生技總經理鍾迪名說,放音樂是為了讓牛群放鬆,「比較不會打架」。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拍賣級的銘牌和牛」限時9天開吃!乾杯集團競標直送

獨/中壢人氣店「一生燒肉」無預警熄燈!接手餐廳曝光

王品迎畢業季!3燒肉品牌撒無料贈肉券 單人免千爽嗑日本和牛

現烤A5和牛+豬五花三吃!韓式燒肉「金咕」新菜上桌

相關新聞

一朵白花稱霸世界 世茂生技的創新與穩健 智慧化溫室質量並重 染色花開拓多元市場

「一株白花有相當的條件跟水準,我們在後面做加工,就有無限的想像。」世茂農業生技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蝴蝶蘭切花供應商,每年可售出超過150萬支蝴蝶蘭切花。世茂售出的蝴蝶蘭,多達九成是創辦人黃崇德30多年前育成的「V3大白花」,看似單純的市場策略,背後則有先進技術當靠山:三層立體栽培、環控裝置兼顧生產品質與效率,蝴蝶蘭染色技術則贏得歐美賣家青睞,為這朵經典的白花增添新樣貌,也拓展多元通路。

分散外銷市場 蜀隆攻灘頭堡 女董座打江山 關稅分擔三三三原則

美國是臺灣蝴蝶蘭最大的出口國,每10株蝴蝶蘭有6至7株來自臺灣。1997年返鄉接手家族事業的蜀隆花卉董事長李嘉珍說,目前輸美的蝴蝶蘭關稅,從以往零關稅提高至10%,新增的關稅成本分擔,立即和美國客戶談好「三三三」原則,由賣方、買方、美國消費者各自分擔三分之一。她強調,「對等關稅貨幣戰,不能死守美國,山不轉路轉,需開拓其他國家,才是活路。」

穩定即競爭力 一心精進技術拚輸贏 育種家訓傳三代 父子攜手搶市場

一心生物科技是最早開拓蝴蝶蘭外銷的業者之一,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挑戰,究竟該保守或搶進?董事長簡維佐和兒子們雖有不同的想法,但不變的是,從創辦人簡慶賢傳下的家訓初心:「精神重於物質,人定可以勝天!」唯有自己的技術不斷進步,才是讓蘭花事業穩定向前的根本。

打贏蘭花群體戰 臺蘭輸美優勢分析 精準掌握市場 蘭業接力模式再提升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農業部成立「蘭花應變小組」,持續掌握關稅提高及匯率波動對美國花卉市場造成的影響。除了掌握市場脈動,農業部亦與台糖及蘭花業者持續洽談,期盼成立美國蘭花共享中繼站。而產業鏈在地端的技術提升也迫在眉睫,新一代「花卉產業創新園區」將合併試驗單位,為臺灣加強加深最重要的品種與技術優勢,由外至內打造一隊強韌的Team Taiwan。

從「洋蘭」到臺灣之光 蝴蝶蘭百年產業發展

臺灣雖僅有2種原生蝴蝶蘭,但共有400多種蘭科植物,過往社會中上階層的「蘭藝」嗜好相當興盛。園藝植物的產業發展經常由嗜好、趣味性栽培開始,經由愛好者群體的交流,逐漸形成市場及產業化的生產,乃至出現企業化經營,臺灣蘭業發展也不例外。

臺灣蝴蝶蘭輸美 接力生產模式

2024年,臺灣蘭花輸美總額約為6,259萬美元,其中以蝴蝶蘭約6,146萬美元占比98%最多,臺灣亦是美國蘭花市場最大進口國。為了因應市場需求,蝴蝶蘭有相當成熟的接力產業鏈模式,從育種到跨海上市,每個環節的再提升,都可能是此次對等關稅政策下,臺灣蝴蝶蘭搶占市場先機的關鍵轉捩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