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進口牛肉競爭 國產牛精進圖譜 業界籲穩定肉源、改善屠宰線 分切、運用待銜接

【撰文╱余麗姿 攝影╱吳尚鴻】
去臺南必吃的「牛肉湯」近年連續登上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名單,以及牛肉節等帶動下,2023年國產牛肉生產量為歷年新高8,311公噸,國人對牛肉需求攀升,每人每年平均牛肉供給量已達7.57公斤,10年來漲幅46.4%,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志名說,「根本來不及養!」為擴大肉牛飼養群,農業部今年將引導中小型酪農廠,轉型成專業的肉牛廠,以及協助產業需求研議1,000頭安格斯牛專案進口計畫。
受到成本考量,國內長期以來牛肉高度仰賴進口,根據農業部統計,2023年進口量為17.2萬公噸。相較於進口牛肉,國內牛肉自給率約4.6%。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分析,進口牛肉多為冷藏、冷凍肉,又以冷凍牛肉比例較高。我國牛肉進口來源國中,以美國居第一,占比35%;其次是澳大利亞22.85%、巴拉圭22.81%,以及紐西蘭12.46%。
根據2024年度的臺灣農產貿易資料,上述4個國家占我國牛肉進口總量逾九成。「剛開始牛肉進口最多是澳大利亞,現在美國已經超越澳大利亞了!」李宜謙說,這幾年為了平抑物價,讓消費者買到便宜牛肉,機動調降牛肉關稅,從每公斤10元調降為5元,目前公告至今年9月30日止。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全球和美國主要貿易國家提出對等關稅,李宜謙表示,國內對牛肉進口關稅已經降至5元,且進口量第一的是美國,「牛肉項目已是各進口國之間的競爭。」而美牛的內臟等六大部位仍禁止開放,未來是否開放涉及國內修法的可行性。
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芸彰牧場負責人的張志名表示,美牛是穀物飼養,油花分布多,以前價格便宜,近年因美國養牛戶減少、工資提高,美國牛隻減產,在養量下降、牛肉價格推升。「現在進口牛肉取決於貿易商和消費者,已是價格取向,美國牛售價高,就改買澳大利亞、巴拉圭牛肉,他們才是美國的競爭者。」且現行牛肉進口關稅已經很低,川普關稅大戰不會衝擊國產牛肉。
進口冷凍牛肉巴拉圭超澳趕美 冷藏牛美國霸榜、日本高速成長
李宜謙說,美國牛肉去年進口價格每公斤371.79元,主要供應牛排館、燒烤店、歐式自助餐等相對高端通路。其次澳大利亞牛肉每公斤238.67元、紐西蘭牛肉192.76元、巴拉圭牛肉153.48元,規格差異大,這些國家牛肉供應牛肉麵店、平價小火鍋、夜市、連鎖平價牛排店、速食店(如麥當勞等),也廣泛用於牛肉加工產品,例如罐頭、泡麵料理包等。
根據臺灣農產貿易資料顯示,去年全年進口冷凍牛肉11萬4,892公噸、冷藏牛肉3萬913公噸,以進口量最多的冷凍牛肉來說,2019年進口國,依量排行是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巴拉圭。近年進口量一路攀升的巴拉圭於2021年趕上美國,一舉躍居第一,之後3年來兩國相互競爭,去年美國、巴拉圭分居第一、第二。李宜謙說,「巴拉圭是臺灣邦交國,他們在畜牧方面非常努力,進展很快。」
至於生鮮冷藏牛肉進口來源國,美國則為霸主,遙遙領先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三國。日本牛肉進口臺灣,主要以冷藏肉為主,每公斤1216.99元,進口量也逐年增加,2017年進口量182公噸,去年達到新高,約1,687公噸,8年來成長8倍。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