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鰻魚加工 「能創造的工作機會很多」 佳辰實業:烤鰻絕對不是一臺機器而已

佳辰烤鰻生產線上,閃著醬色的蒲燒鰻,為養殖1年左右肉質柔軟的年輕鰻魚。
佳辰烤鰻生產線上,閃著醬色的蒲燒鰻,為養殖1年左右肉質柔軟的年輕鰻魚。

【 撰文╱謝欣珈、潘云薇、陳大中 攝影╱梁偉樂 】

成立至今37年的佳辰實業,在臺灣鰻魚產業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投入鰻魚加工,生產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俗稱白鰻)燒烤製成的水產冷凍加工產品「蒲燒鰻」供應日本市場,從原料挑選到加工過程,每個環節嚴格把關,受日本客戶青睞。面對中國在日本市場的競爭,佳辰拓展「蒲燒鰻」一度進入歐美市場,目前仍持續與日本客戶維持良好關係,並研發「鰻源力」鰻魚精等加工品,維持鰻魚的加工生產業。;從臺灣鰻業鼎盛時期至今持續經營鰻魚加工業,佳辰總經理楊雲裕認為,「如果抓到的鰻苗都在臺灣養,能創造的後端工作機會很多。」

想吃鰻魚的時候,只要準備一鍋上好的白飯,將加熱後閃著油亮醬色、香噴噴的蒲燒鰻蓋上去,充滿豆香的醬油搭配軟嫩帶焦香的鰻魚,一口馥郁的好滋味,讓人有身處日本鰻魚專賣店的錯覺。便利的蒲燒鰻料理包商品在臺灣已愈見普及,不過,臺灣的烤鰻加工業者過去都以出口為主。

「早上5點出門去養殖場看鰻魚,再回來工廠看生產。幾個月後客戶又會帶他的客戶再來一趟,反覆討論一、兩年,確認品質、信用沒有問題,才下單。」佳辰實業總經理、台灣水產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楊雲裕說,進口商與日本客戶無論買多買少,都會親自來屏東看養殖場及加工過程。

多重把關維持品質管理 食品工藝需要法度與專家

佳辰生產的蒲燒鰻對品質嚴格要求,讓佳辰早在1990年代還未重視產銷履歷時,就發展出批次管理的觀念,為每一批買進的鰻魚,以養殖戶代號、池號、入廠年月日建立可追蹤的批號,進入加工,若遭遇問題,便能馬上找出影響範圍,迅速解決。楊雲裕指出,「烤鰻絕對不是一臺機器運作而已,前後作業很多地方都需要人。」

加工廠透過長期合作的供應商買進原料前,會先派員工前往養殖場觀察、記錄,取樣6尾鰻魚烤起來做官能檢測。楊雲裕說,「官能檢測會看肉質好不好、有沒有異味,沒問題再送SGS進行385項的檢驗,養殖戶端也會透過合作社送藥檢。全部合格之後再安排魚進入加工廠,這批魚一樣要取樣6尾從官能檢查開始再驗一次。」因為鰻魚會用皮膚呼吸,運送過程中若蓄水的斗池不夠乾淨,使魚有異味,一樣不合格,退貨。

佳辰實業總經理楊雲裕說,日本食用蒲燒鰻文化悠久,對於氣味與肉質要求很高。
佳辰實業總經理楊雲裕說,日本食用蒲燒鰻文化悠久,對於氣味與肉質要求很高。

佳辰產品皆會送驗,品管嚴格。
佳辰產品皆會送驗,品管嚴格。

通過重重檢驗,傍晚鰻魚抵達加工廠,在斗池住一晚將身體洗淨,隔天早上滑進冰鎮桶凍暈後接著宰殺。眼見身手俐落的員工一刀去頭、一刀剖背,再兩下修整胸刺、背鰭,1條魚不用1分鐘。楊雲裕說,「最厲害的人一天可以殺1公噸多,全廠可以殺25公噸的原料。」經過分切後,成片的鰻魚進烤線前要經過攪拌機(血拔機)將血水除淨,之後按重量選別,因為魚片要規格接近,才能在烤線上熟得均勻。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減碳夯!豐邑X楊鼎献「漢字花開.青春芳華」畫展登場

東京最長商店街「戶越銀座商店街」詳細介紹~必吃必逛報你知~(上)

名古屋購物美食新地標! 「中日大樓」人氣品牌、吃喝玩樂快速攻略推薦

台中最好吃的鰻魚飯 進駐台中廣三SOGO百貨13樓

相關新聞

中國競爭、鰻苗資源減少 臺鰻何去何從? 漁業署鼓勵野生「頭期苗」優勢推動設施養殖

臺灣曾是「鰻魚王國」,養殖鰻魚以外銷日本為主,1990年代初期在日本市占率超過5成,每兩條鰻魚就有一條來自臺灣,但隨著中國養鰻產業興起,臺鰻在日本市占率遭受挑戰。農業部漁業署表示,臺灣不應做價格競爭,但急需善用「頭期苗」優勢,導入設施養殖穩定生產,精進養殖技術,用高品質鰻魚贏回國內、外市場。

維持鰻魚加工 「能創造的工作機會很多」 佳辰實業:烤鰻絕對不是一臺機器而已

成立至今37年的佳辰實業,在臺灣鰻魚產業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投入鰻魚加工,生產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俗稱白鰻)燒烤製成的水產冷凍加工產品「蒲燒鰻」供應日本市場,從原料挑選到加工過程,每個環節嚴格把關,受日本客戶青睞。面對中國在日本市場的競爭,佳辰拓展「蒲燒鰻」一度進入歐美市場,目前仍持續與日本客戶維持良好關係,並研發「鰻源力」鰻魚精等加工品,維持鰻魚的加工生產業。;從臺灣鰻業鼎盛時期至今持續經營鰻魚加工業,佳辰總經理楊雲裕認為,「如果抓到的鰻苗都在臺灣養,能創造的後端工作機會很多。」

臺灣活鰻日本市占二成 鰻魚大王拚轉內銷

近年來,臺灣日本鰻活鰻在日本受到中國強力挑戰,市占率維持二成左右。自詡「鰻魚大王」的吳明韋,投入活鰻出口逾20年,身兼盤商、貿易商與包裝廠,他強調把關活鰻品質、確保訂單供應,維持客戶對他的信任,希望「客戶愈來愈好、愈來愈賺錢」以活絡鰻魚產業。近年他開拓內銷市場,期盼國內養殖戶收益提高,成為臺灣鰻魚產業成長、提振外銷市場的後盾。

嘉義新生代養鰻達人 育出頂級「極光鰻」

嘉義最年輕的養鰻業者陳國偉,在布袋鎮經營大岩生技養鰻場,8年來堅守使用高成本鱈魚油魚粉飼料,加上在地特有底土環境,培育出下腹雪白、背部呈天空藍的頂級「極光鰻」。肉質柔軟、鰻香濃郁、魚刺無感的上乘鰻魚品質,讓他面對臺灣養殖鰻業縮減的低谷盤整期,依然能站穩嘉義前五大養鰻業者的位置。

鰻苗汛晚到20天!捕鰻人有感 苗況不比早年

國內自每年11月起至隔年2月底開放捕撈鰻苗,但今年罕見在10月底有強颱「康芮」侵臺,11月中又遇「天兔」颱風,颱風警報期間無法捕撈,颱風過後沿海堆積漂流木、雜草與垃圾,均對捕撈作業造成阻礙,推遲漁季。

利生10年淬煉 成功繁殖臺灣首尾人工鰻苗

鰻魚養殖已有上百年歷史,至今仍沒有商業化量產的人工繁殖魚苗,原因在野生鰻魚特殊的洄游生態。日本研究人工繁殖鰻魚苗已半世紀,去年成功將成本降至每尾1,800日圓,是全球最接近商業化量產鰻苗的國家「之一」──臺灣的利生生技自2013年創立後,屢屢突破鰻魚種魚催熟、替代飼料開發及誘導仔魚「變態」等難關,今(2024)年成功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面對日本趨近量產的態勢,利生生技總經理廖峻廷仍保有開創臺灣人工鰻苗、乃至帶動鰻魚養殖業振興的信心,「一旦最上游的做起來以後,就可以把整個下游產業鏈再帶動起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