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體驗點亮職涯方向 賴政彥築夢盼成牧場主
![賴政彥在中興大學畜產試驗場工作8年,接觸過許多學生,加上自己經驗,他認為虛心求教才能更了解農場實務的訣竅。 賴政彥在中興大學畜產試驗場工作8年,接觸過許多學生,加上自己經驗,他認為虛心求教才能更了解農場實務的訣竅。](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1/08/draft/3123617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 撰文╱洪與成 攝影╱吳尚鴻 】
「我一開始也很迷茫,但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之後,真的可以好好思考是不是未來要走這條路。」農校教育如何讓學生對農業萌生興趣,進而思考持續投入的可能?畢業於虎尾農工畜產保健科的賴政彥,在高中生涯接觸畜牧實務,由此點燃投入相關產業的火種,並經過一連串嘗試確認自己熱情所在。目前在中興大學畜產試驗場工作8年多的他,已將畜牧業當成志業,活用工作所學也自我精進,朝「擁有自己牧場」的夢想邁進。
從高鐵臺中站驅車往東,沿著市道127往南行駛約10分鐘後,往西轉進一條小巷,道路兩旁的景觀從透天厝、鐵皮工廠,逐漸轉為一畝畝綠油油的稻田。再往前駛約1分鐘,見到一堵黑色鐵門,門旁寫著「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畜產試驗場」。往內望去,映入眼簾是一幢純白的二層樓水泥建築,後方有占地約5公頃的牧場,飼養雞、鴨、鵝、豬、牛等禽畜。
甫下車走進場內,便看見皮膚黝黑的賴政彥帶著燦爛笑容,揮手迎接來訪的記者。賴政彥雖未屆而立之年,在興大畜試場已服務超過8年,「我19歲的時候就來了。」他目前擔任興大畜試場家畜組組長,主要照顧場內120多頭乳牛。
跟隨賴政彥腳步走進場內,約莫5分鐘便聞到淡淡牛糞味與草料味,偶爾傳出一陣陣牛鳴聲。花色各異的乳牛正在場內緩慢行走,或低頭吃草,相當愜意;再行幾步路來到以3~4個月大的小牛為主的畜舍,小牛相當親人,見賴政彥微微揚起手,便將頭靠上去磨蹭。
飼養乳牛例行工作細節多 控制體態、掌握健康是關鍵
不同於多數畜牧場採人工榨乳,興大畜試場透過機器人作業,讓乳牛自行決定榨乳時機,搭配電腦輔助判斷,不只節省人工,也讓乳牛更舒服。賴政彥說明,當乳牛想榨乳時,可以自己走向通往機器人的自動門,由電腦判斷牛隻狀況,確認適合榨乳才會放行。即使有自動化設備,賴政彥每天仍需在清晨5點多起床、出門,早上6點左右抵達興大畜試場,大約傍晚下班返家;雖然能夠週休二日,但每天場內皆需有人輪班,如遇到牛隻準備分娩或身體不舒服,即使休息日也要趕回場內處理。
「我會先觀察一下牛隻,之後去拔草、刮大便、鑢(lù,刷洗)大便。」賴政彥介紹自己每日例行工作,看似輕描淡寫,當中卻有許多鋩角(mê-kak)。例如,為了讓乳牛懷孕效率提高、順利泌乳,需透過草料調整乳牛體態,並掌握牛隻攝食狀況,「有時候我們放在(牛欄)前面的草牛會去挑,牠如果真的不吃,我們的草就全部都要換掉。」
另外,牛是耐受性很強的動物,當生病的牛隻顯露症狀時「基本上就是快救不起來」,因此平時要留意牛隻是否發燒、不停喘氣、流口水或鼻涕等,搭配電腦監測掌握牛隻健康。即使時時注意,仍會遭遇特殊突發狀況,「像前陣子有一頭牛突然站不起來,老師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問題?後來那頭牛我們淘汰掉了,到現在都還不知道(生病)原因。」
照顧牛的身體狀況之外,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要確保整座牧場正常運作。「我們其實很怕颱風。」記者到訪時,凱米颱風即將登陸,賴政彥就要備好發電機,讓牧場不致因為風雨斷電;平日清理環境時,無預警被牛隻的排泄物「攻擊」是工作日常,「新手就是不要怕被大便跟尿噴到。」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