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農校教育現場!從配種、接生到加工出售

陳宛營餵飼羊隻百慕達乾草、甜燕麥,及飼料如苜蓿粒、豆殼、精料等,加上農業副產物吐司邊補充醣類攝取。
陳宛營餵飼羊隻百慕達乾草、甜燕麥,及飼料如苜蓿粒、豆殼、精料等,加上農業副產物吐司邊補充醣類攝取。

【 撰文╱吳秉容 攝影╱楊為仁 】

「畜牧業是全年無休的,學校透過牧場輪值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對生命負責。」從態度的養成到專業的深化是農校青年必經之路,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畜產保健科科主任李宜欣說,畜產保健科的第一課,就是教導學生對動物負責任,無論颳風下雨、過年過節,都必須按照輪值的安排到校園牧場照顧動物,「一開始很多小朋友是很抗拒的。」有些志在從農的學生則願意更進一步跨出校園接觸產業,現正就讀畜產保健科高二的陳宛營就是其中一員。

實地來到從配種、接生至出售全程包辦的佳冬高農一貫化豬舍中,公豬正被趕往一坪大的柵欄內,發出哼嗤喘氣聲,在人稱「老爹」的採精專家、任教畜保科的就業組長鍾德村的呼喝聲引導下,嗅聞一會兒母豬氣味後猛地撲向假母臺,躁動地扭動身軀模擬交配。

佳冬高農畜產保健科高二學生陳宛營趕緊悄悄地蹲守公豬右側,打開下方小柵欄,先擠出包皮中的尿液後,以指壓手法緊握公豬陰莖,另一手持備有過濾器的採精杯過濾膠體,讓泊泊精液自然流入杯中,「包皮中的尿液會造成精液汙染。」她說。

從公豬驅趕、攀上假母臺到採精結束,老師們全程在旁輔導陪伴,而採精得來的精液經過顯微鏡檢測濃度後,會再稀釋用於母豬人工授精。「現在已經很少會有學校帶著學生做人工採精了。」同樣任教畜保科的實習主任邱淑芬表示。

陳宛營於牧場豬舍中實際操作人工採精,公豬一次射精量約200至250毫升,但關鍵不在多寡而在精子濃度,若精子經檢測斷尾、畸形或活力不佳則無法用於母豬人工授精。
陳宛營於牧場豬舍中實際操作人工採精,公豬一次射精量約200至250毫升,但關鍵不在多寡而在精子濃度,若精子經檢測斷尾、畸形或活力不佳則無法用於母豬人工授精。

牧場輪值管理從做中學 新觀念結合新畜舍成效加倍

位於屏東縣佳冬鄉的佳冬高農占地遼闊達12公頃,通往校園大門前一整排椰子樹高聳入雲、氣勢壯盛;甫入校門,右側操場上學生正練習擊打木球,明媚的陽光、清新的空氣、熱情的吶喊,洋溢著青春氣息。越過操場的一端,矗立的建築正是畜產保健科館,作為校內八科唯一畜牧專業科別,畜保科每年培育無數禽畜飼養管理、動物保健醫療及畜產品加工人才,為臺灣農業注入新生力軍。

國立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成立於1937年,校內有農場經營、園藝、畜產保健、食品加工、農業機械、餐飲、烘焙與電子商務共計8個農科系,為臺灣碩果僅存的純農業職校。
國立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成立於1937年,校內有農場經營、園藝、畜產保健、食品加工、農業機械、餐飲、烘焙與電子商務共計8個農科系,為臺灣碩果僅存的純農業職校。

「我希望有一天能將家中的動物醫院開回來。」說起未來的夢想,陳宛營眼中閃爍自信的光芒,家中原先開設動物醫院,父親過世後,就由母親獨力經營寵物美容院。期盼能傳承父業成為一名獸醫師,因此選擇就讀佳冬高農畜產保健科;陳宛營笑說,家人的支持是從農路上最大動力來源,「媽媽也很希望我往畜牧業發展,因為畜牧業算是一個鐵飯碗。」

「從做中學」是技職教育的精神,更是佳冬高農辦學的堅持。畜保科學生從母豬人工授精、接生、飼養到屠宰分切與加工出售,農場到餐桌一貫化作業,每一個階段都需參與投入,而校園牧場中除了豬舍,還有水簾式雞舍、乳牛舍、羊舍、樂活農莊與牧草區等,廣闊的實習場域讓學生在學校就能精進實務經驗,紮實將理論付諸實行並融會貫通「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鍾德村強調,學生學習保有正確的態度至關重要,「我們科系一直要求態度和專業,如果人對了設備不好,還是可以養到好的結果,只是人會比較累;如果人對了設備又好,人輕鬆效果也會更好。」畜保科科主任李宜欣指出,學校致力灌輸學生產業最新飼養知識與觀念,但囿困於經費牧場仍多為傳統畜舍,正面臨舊設備與新觀念的衝突「現在外面大多走現代化的畜牧場」,如何消弭學校到產業實務過程中的學用落差是重要課題。

牧場飼養乳牛品種為荷蘭牛,平日餵飼狼尾草2號、百慕達乾草、精料與酒粕等,補充其所需養分與水分。
牧場飼養乳牛品種為荷蘭牛,平日餵飼狼尾草2號、百慕達乾草、精料與酒粕等,補充其所需養分與水分。

來到校園牧場,水簾式畜舍中「海蘭」品系蛋雞正處於產蛋高峰,總計236隻雞一天約生220顆蛋。「雞一天只能生一顆蛋,不一定每天生,大概生三到五天,休息一兩天再生」,李宜欣拿出產蛋紀錄表,直指觀察與紀錄是牧場管理核心,要隨時關注雞隻產蛋情況是否正常、蛋是否偏軟或有蛋殼呈色不完全的問題,「教導學生撿蛋的同時紀錄、觀察問題點並嘗試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這樣才真的能夠學以致用。」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救護車上為婦人平安接生 台中消防員躍上消防形象大使月曆

全聯雞蛋價格落差大 該選貴還是便宜的?牧場回應解釋差異性

彰化元旦寶寶迎新年 彰基體系接生5位、秀傳體系7位

2025年元旦寶寶 台北長庚+林口長庚僅接生4人

相關新聞

中國競爭、鰻苗資源減少 臺鰻何去何從? 漁業署鼓勵野生「頭期苗」優勢推動設施養殖

臺灣曾是「鰻魚王國」,養殖鰻魚以外銷日本為主,1990年代初期在日本市占率超過5成,每兩條鰻魚就有一條來自臺灣,但隨著中國養鰻產業興起,臺鰻在日本市占率遭受挑戰。農業部漁業署表示,臺灣不應做價格競爭,但急需善用「頭期苗」優勢,導入設施養殖穩定生產,精進養殖技術,用高品質鰻魚贏回國內、外市場。

維持鰻魚加工 「能創造的工作機會很多」 佳辰實業:烤鰻絕對不是一臺機器而已

成立至今37年的佳辰實業,在臺灣鰻魚產業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投入鰻魚加工,生產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俗稱白鰻)燒烤製成的水產冷凍加工產品「蒲燒鰻」供應日本市場,從原料挑選到加工過程,每個環節嚴格把關,受日本客戶青睞。面對中國在日本市場的競爭,佳辰拓展「蒲燒鰻」一度進入歐美市場,目前仍持續與日本客戶維持良好關係,並研發「鰻源力」鰻魚精等加工品,維持鰻魚的加工生產業。;從臺灣鰻業鼎盛時期至今持續經營鰻魚加工業,佳辰總經理楊雲裕認為,「如果抓到的鰻苗都在臺灣養,能創造的後端工作機會很多。」

臺灣活鰻日本市占二成 鰻魚大王拚轉內銷

近年來,臺灣日本鰻活鰻在日本受到中國強力挑戰,市占率維持二成左右。自詡「鰻魚大王」的吳明韋,投入活鰻出口逾20年,身兼盤商、貿易商與包裝廠,他強調把關活鰻品質、確保訂單供應,維持客戶對他的信任,希望「客戶愈來愈好、愈來愈賺錢」以活絡鰻魚產業。近年他開拓內銷市場,期盼國內養殖戶收益提高,成為臺灣鰻魚產業成長、提振外銷市場的後盾。

嘉義新生代養鰻達人 育出頂級「極光鰻」

嘉義最年輕的養鰻業者陳國偉,在布袋鎮經營大岩生技養鰻場,8年來堅守使用高成本鱈魚油魚粉飼料,加上在地特有底土環境,培育出下腹雪白、背部呈天空藍的頂級「極光鰻」。肉質柔軟、鰻香濃郁、魚刺無感的上乘鰻魚品質,讓他面對臺灣養殖鰻業縮減的低谷盤整期,依然能站穩嘉義前五大養鰻業者的位置。

鰻苗汛晚到20天!捕鰻人有感 苗況不比早年

國內自每年11月起至隔年2月底開放捕撈鰻苗,但今年罕見在10月底有強颱「康芮」侵臺,11月中又遇「天兔」颱風,颱風警報期間無法捕撈,颱風過後沿海堆積漂流木、雜草與垃圾,均對捕撈作業造成阻礙,推遲漁季。

利生10年淬煉 成功繁殖臺灣首尾人工鰻苗

鰻魚養殖已有上百年歷史,至今仍沒有商業化量產的人工繁殖魚苗,原因在野生鰻魚特殊的洄游生態。日本研究人工繁殖鰻魚苗已半世紀,去年成功將成本降至每尾1,800日圓,是全球最接近商業化量產鰻苗的國家「之一」──臺灣的利生生技自2013年創立後,屢屢突破鰻魚種魚催熟、替代飼料開發及誘導仔魚「變態」等難關,今(2024)年成功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面對日本趨近量產的態勢,利生生技總經理廖峻廷仍保有開創臺灣人工鰻苗、乃至帶動鰻魚養殖業振興的信心,「一旦最上游的做起來以後,就可以把整個下游產業鏈再帶動起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