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國產花卉
【 撰文╱蕭尹琪、洪與成 插畫╱大裘米 】
花卉是全球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過去30年來臺灣花卉產業蓬勃發展。根據農業部統計資料,花卉生產面積逐年擴增,從1981年的1,672公頃,到2022年已有14,033公頃,41年來面積成長幅度超過8倍。同期產值從不到新臺幣30億元,2022年量值已超過190億元,成長幅度超過6倍,占年度農業總產值的3.39%。不僅國內花卉產業表現斐然,2023年全年度臺灣出口的農產品中,排名第三大的分類便是「花卉及其種苗」,占農業年度出口貿易總額的4.3%。最主要出口國是美國、日本、越南。
國產花卉的定義為在臺灣栽培成長,自國外進口花苗培養也算是國產花卉。最主要的種植地在彰化,其次南投、臺中與屏東。臺灣花卉產業發展經歷不同種類經營,在90年代曾經試圖重點推動球根花卉發展,發展切花以及種苗球產品,使臺中后里成為當時全臺灣最主要的球根花卉發展區,但在國際上不敵荷蘭的球根產品。臺灣發展蘭花有成,近20年蝴蝶蘭、文心蘭切花已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外銷偏重美日市場,蝴蝶蘭占比超過一半,是目前最受矚目的花卉種類。
根據農業部2022年農業統計年報,臺灣主力種植品種以2022年產量排名,最多者依序為:蘭花、菊花、百合、玫瑰、非洲菊,以種植面積計算,最多者為:蘭花、菊花、百合、玫瑰與火鶴。以上國產花卉中,種苗以進口為主的是火鶴、百合、唐菖蒲(劍蘭)。
臺灣主要生產花卉介紹
蘭花
臺灣的蝴蝶蘭1879年在蘭嶼被發現,73年後的1952年得到國際蘭展冠軍。原生種蝴蝶蘭有兩種,產於小蘭嶼的桃紅蝴蝶蘭(Phalaenopsis equestris(Schauer)Reichb.f.),和暱稱為臺灣阿嬤、花色呈白色的臺灣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Reichb.f.)。
蝴蝶蘭是臺灣花卉外銷主力,占外銷產值超過七成。文心蘭主要以切花生產,是近年臺灣外銷量最大的切花,約占臺灣花卉出口產值的6%。另有蕙蘭(國蘭)、仙履蘭、石斛蘭等不同種類。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