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的生命循環與洄游史

【 撰文╱編輯部 插畫╱魚點設計、林佳瑩 】

全世界共有19種淡水鰻,牠們在生物學分類上都是鰻鱺屬(Anguilla),其中製作鰻魚飯所使用的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俗稱白鰻),以及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a)和鱸鰻(Anguilla marmorata,俗稱花鰻)等,都是人類常食用的物種。不論就東亞地區或全球來說,日本鰻都是養殖規模最大的物種,在臺灣除了日本鰻養殖,俗稱為黑鰻的菲律賓太平洋雙色鰻(Anguilla bicolor pacifica)也具養殖潛力。這些淡水鰻都擁有從海洋洄游到河川定棲,再洄游到海裡繁殖的特殊生命史,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型態。

鰻的型態

卵徑約1.6mm

因為鰻魚洄游到海中產卵,過去少有人見過鰻魚卵的樣子。日本鰻產卵場的研究調查可追溯到上世紀1930年代,日本、臺灣學者都曾提出相關理論。經過長期在海中捕撈浮游生物,逆流追蹤仍未「變態」為玻璃鰻、仍是浮游生物的柳葉鰻,終於在2008年、2009年間的兩次捕撈調查找到日本鰻的受精卵及剛生產完的種鰻,確認產卵場在關島、馬里亞納群島附近海域。

受精卵胚胎
受精卵胚胎

前期柳葉鰻

體長約由6mm成長至10mm左右

仔魚孵化前開始衝撞卵壁,直到卵壁破裂,這時的仔魚僅3公釐、仍未發育出眼睛等器官,身體仍黏附卵黃及卵中油球,並吸收這些營養持續成長約一週,長出眼睛,進入前期柳葉鰻階段(亦稱柳葉前期仔魚)。這時候的「鰻魚」仍是浮游生物,在深海吞食海洋中的有機碎屑、小型餌料身物,仍未長出胃部,僅以腸道吸收營養。

前期柳葉鰻
前期柳葉鰻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減碳夯!豐邑X楊鼎献「漢字花開.青春芳華」畫展登場

東京最長商店街「戶越銀座商店街」詳細介紹~必吃必逛報你知~(上)

名古屋購物美食新地標! 「中日大樓」人氣品牌、吃喝玩樂快速攻略推薦

台中最好吃的鰻魚飯 進駐台中廣三SOGO百貨13樓

相關新聞

中國競爭、鰻苗資源減少 臺鰻何去何從? 漁業署鼓勵野生「頭期苗」優勢推動設施養殖

臺灣曾是「鰻魚王國」,養殖鰻魚以外銷日本為主,1990年代初期在日本市占率超過5成,每兩條鰻魚就有一條來自臺灣,但隨著中國養鰻產業興起,臺鰻在日本市占率遭受挑戰。農業部漁業署表示,臺灣不應做價格競爭,但急需善用「頭期苗」優勢,導入設施養殖穩定生產,精進養殖技術,用高品質鰻魚贏回國內、外市場。

維持鰻魚加工 「能創造的工作機會很多」 佳辰實業:烤鰻絕對不是一臺機器而已

成立至今37年的佳辰實業,在臺灣鰻魚產業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投入鰻魚加工,生產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俗稱白鰻)燒烤製成的水產冷凍加工產品「蒲燒鰻」供應日本市場,從原料挑選到加工過程,每個環節嚴格把關,受日本客戶青睞。面對中國在日本市場的競爭,佳辰拓展「蒲燒鰻」一度進入歐美市場,目前仍持續與日本客戶維持良好關係,並研發「鰻源力」鰻魚精等加工品,維持鰻魚的加工生產業。;從臺灣鰻業鼎盛時期至今持續經營鰻魚加工業,佳辰總經理楊雲裕認為,「如果抓到的鰻苗都在臺灣養,能創造的後端工作機會很多。」

臺灣活鰻日本市占二成 鰻魚大王拚轉內銷

近年來,臺灣日本鰻活鰻在日本受到中國強力挑戰,市占率維持二成左右。自詡「鰻魚大王」的吳明韋,投入活鰻出口逾20年,身兼盤商、貿易商與包裝廠,他強調把關活鰻品質、確保訂單供應,維持客戶對他的信任,希望「客戶愈來愈好、愈來愈賺錢」以活絡鰻魚產業。近年他開拓內銷市場,期盼國內養殖戶收益提高,成為臺灣鰻魚產業成長、提振外銷市場的後盾。

嘉義新生代養鰻達人 育出頂級「極光鰻」

嘉義最年輕的養鰻業者陳國偉,在布袋鎮經營大岩生技養鰻場,8年來堅守使用高成本鱈魚油魚粉飼料,加上在地特有底土環境,培育出下腹雪白、背部呈天空藍的頂級「極光鰻」。肉質柔軟、鰻香濃郁、魚刺無感的上乘鰻魚品質,讓他面對臺灣養殖鰻業縮減的低谷盤整期,依然能站穩嘉義前五大養鰻業者的位置。

鰻苗汛晚到20天!捕鰻人有感 苗況不比早年

國內自每年11月起至隔年2月底開放捕撈鰻苗,但今年罕見在10月底有強颱「康芮」侵臺,11月中又遇「天兔」颱風,颱風警報期間無法捕撈,颱風過後沿海堆積漂流木、雜草與垃圾,均對捕撈作業造成阻礙,推遲漁季。

利生10年淬煉 成功繁殖臺灣首尾人工鰻苗

鰻魚養殖已有上百年歷史,至今仍沒有商業化量產的人工繁殖魚苗,原因在野生鰻魚特殊的洄游生態。日本研究人工繁殖鰻魚苗已半世紀,去年成功將成本降至每尾1,800日圓,是全球最接近商業化量產鰻苗的國家「之一」──臺灣的利生生技自2013年創立後,屢屢突破鰻魚種魚催熟、替代飼料開發及誘導仔魚「變態」等難關,今(2024)年成功育成臺灣第一尾人工鰻苗;面對日本趨近量產的態勢,利生生技總經理廖峻廷仍保有開創臺灣人工鰻苗、乃至帶動鰻魚養殖業振興的信心,「一旦最上游的做起來以後,就可以把整個下游產業鏈再帶動起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