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也愛你,非常想你」 林之晨撰序談失智父林芳郁:我見過最接近的完人

抽獎/ASUS TUF Gaming初音未來聯名電競組開箱!鍵盤、耳機、滑鼠、鼠墊全套香翻

美國務院恢復國際學生簽證面談!不符合1前提恐被拒簽

臺灣遠洋漁業轉骨 對外漁協全力補給 肩負養護使命 海上觀察員守望海洋資源

漁船監控系統(VMS)是目前最具成本效益、最有效的漁業管理工具之一。
漁船監控系統(VMS)是目前最具成本效益、最有效的漁業管理工具之一。

【撰文/段佩妤 攝影/吳尚鴻】

因應國際趨勢變化,1989年政府和產業界合力成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協助業者進行入漁合作、處理漁事糾紛、爭取成為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會員,以確保遠洋作業權益。參與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過程中,透過發展漁船監控系統、觀察員計畫等,共同養護與管理海洋資源。其中,觀察員計畫迄今二十餘年,已獲得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認可,今年1月該組織將派員來臺進行第三次定期稽核。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簡稱對外漁協)執行長張正昇,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專攻國際法、海洋法。張正昇投入遠洋漁業三十餘年,一路從基層辦事員做到第五任執行長,人生境遇與對外漁協的發展密不可分,「1987年,我在當時的農委會漁業處工作,協助處理對外漁業工作,那時候是任務編組,規模很小。1988年,臺灣遠洋漁業產生不少涉外漁事糾紛,於是當時的農委會決定成立對外漁協,我並協助草擬協會創立的架構。」

促進國際合作與援助被扣漁船 難忘「快樂366號」歷劫歸來

1980年代,協助業者進行入漁合作是當時的任務之一。不僅要與沿海國洽談,尋求入漁合作,也幫助業者爭取合理入漁費用,也需要拓展國際間的交流與互動。早期我國漁船被扣情形頻傳,因此對外漁協當時另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協助處理漁業糾紛,通常漁船被扣主要是涉嫌違反沿海國漁業法令,但也有非漁撈作業的因素。

快樂366號漁船在美國舊金山的被扣事件,是最為棘手的經驗,張正昇說,2004年8月,快樂366號漁船從蘇澳出港,搭載船長、輪機長、10名中國漁工前往北太平洋作業。10月9日漁船突然失去聯絡,直到21日才接獲其他漁船通報快樂366號位在舊金山附近水域。張正昇說,「那些中國船員上船打算偷渡到美國。船行經夏威夷附近的海域作業,那十幾人就把船長跟輪機長綁起來,然後把船開到舊金山外海,再坐小艇偷渡上岸。」中國漁工上岸沒多久就被美國海岸防衛隊逮捕,船長和輪機長卻被指控從事偷渡買賣交易。

2004年快樂366號平安歸來,舉辦歡迎會。左一為執行長張正昇。 (圖片提供/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
2004年快樂366號平安歸來,舉辦歡迎會。左一為執行長張正昇。 (圖片提供/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

當時漁政單位、外交部與對外漁協開始漫長的跨海訴訟工作,「我們跟美國有時差,有時候船東跟船長、輪機長聯繫完,半夜就打電話給我,心急如焚,想知道情況到底是怎麼樣。」最後歷經1年8個月才通過司法程序還兩人清白。返家的最後一哩路,船長與輪機長僅靠兩人之力橫渡太平洋,航行將近一個多月才結束這段艱辛的旅程。過程與美方司法交鋒、不間斷的跨海聯繫與關切,以及蒐證辯論,張正昇感嘆道:「真的是永生難忘。」

臺灣遠洋漁業革新轉捩點 解除黃牌之後的永續方向

2012年開始,對外漁協派員參與臺灣與歐盟間的雙邊諮商,協助政府採取多項改進措施,但是沒有達到歐盟的要求,因此歐盟在2015年正式將我國列為打擊IUU不合作第三國警告國家(按:即黃牌,雖然未禁止漁獲輸銷歐盟市場,但仍會引起貿易商及消費者疑慮),於2019年解除黃牌。

面對黃牌,對外漁協協助政府草擬《遠洋漁業條例》、修訂漁業法制架構、推動電子漁獲日誌(e-logbook)等改進措施。「我們以前沿近海管理跟遠洋漁業管理,都是用一個漁業法,最高罰款就是15萬元,法規有很大的行政裁量權。遠洋漁業條例通過以後,罰款最高是3千萬元,差距很大。」新法上路之後,雖引起漁民的反彈,但張正昇認為,這是產業轉型不得不面對的改變。

投身遠洋漁業三十多年,張正昇認為產業發展如同潮來潮往,有時候狂風巨浪,有時候風平浪靜,遠洋漁業的韌性足以乘風破浪,產業前景應將眼光與格局拉大、看遠。
投身遠洋漁業三十多年,張正昇認為產業發展如同潮來潮往,有時候狂風巨浪,有時候風平浪靜,遠洋漁業的韌性足以乘風破浪,產業前景應將眼光與格局拉大、看遠。

※本文未完,欲閱覽全文請詳見《豐年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澎檢:打擊非法漁撈平台守護海洋資源 已收嚇阻作用

歐盟發布外國操弄資訊報告 建立對抗工具箱

僅英國退出歐盟 德選項黨主席:「德國脫歐」也是一個選項

歐盟邀中東以巴外長會談 討論兩國方案及和平會議

相關新聞

發揚在地農業 青年牧場打造金門牛產業鏈 結合有機飼養、循環經濟 育種提昇肉牛品質

根據2024年畜禽統計調查結果,金門當年底的肉牛在養量3,919頭、占全國13%,相較於金門土地面積相當密集。肉牛產業可謂金門農業特色,牛肉乾等食品更是不少老饕心頭好,青年牧場場主陳玉嘉2009年回到金門投入養牛,打造從育種、畜牧、屠宰一條龍的產業鏈,成為當地重要的畜牧業者。他除了協助畜產試驗所保種,也融入循環經濟概念種植牧草,並投入有機飼養、友善環境,也為當地養牛業帶來新樣貌。

讓國產牛價值最大化 楊鎵燡建構精緻產銷 獲生產履歷、CAS 驗證 跨足餐廳、機能產品

從料理三千煩惱絲的美髮師返鄉從農,到十大神農得主、打造完整的國產牛肉產銷鏈與「御牧牛」等自有品牌,楊鎵燡投入畜牧業已經21個年頭。從育種、畜牧到產品銷售,他控制肉質穩定之外,依照部位與品種設計最適合的產品定位,並取得CAS等認證,讓國產牛肉價值最大化,不只是街邊小吃的稱職主角,應用於高級西餐、火鍋也同樣耀眼,甚至能走出機能性食品的獨特道路。

芸彰牧場鐵板燒開店 主打臺灣牛做排餐 牛肉湯、牛排用肉互補 分切運用打破刻板印象

牛肉湯、涮牛肉鍋是國產臺灣牛肉主力市場,芸彰牧場總經理張志名投身肉牛、餐飲業多年,認為臺灣牛肉的發揮空間不僅於此,新設私廚.鐵板燒旗艦店力推臺灣牛排餐,希望藉此打破消費者對臺灣牛肉品質的負面成見與迷思,「這樣直接來說服你會比較快一點!」

繁殖增重、添油花 源興居生技育本土和牛 牧場中聽古典樂 直擊牛隻夏季毛色轉黑

「源興牛」落腳花蓮9年,從「神經質」的野牛馴養到願意親近人,族群數量也繁殖擴大近150隻。源興牛肉質甜香,源興居生技公司持續投入育種研發,培育臺灣和牛,既要提升牛隻重量以利商業生產,也要改良肉質添「油花」,與美、澳進口牛肉競爭。源興牛擴產邀畜牧場代養,更可因地制宜餵飼不同農副產物,發產地區特色牛肉產品。

金融學家養牛 劉泰英圓李登輝和牛夢 生命科學難度高 拚千頭達損益兩平掛牌上市

虛歲已屆90歲的前中華開發金控董事長、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過去叱吒政商界,近年卻常以源興居生技公司董事長、飼養「源興牛」的形象,出現媒體版面,頗顯露出老驥伏櫪之姿。

「臺灣人吃臺灣牛」 肉牛產業需制度化育種 阿輝伯保種源興牛 盼建在地特色和牛風味

國內牛肉自給率不到5%,肉牛產業規模小,至今缺乏優良肉牛品種。2010年前後,珍貴本土種原臺灣黃牛、臺灣水牛相繼完成命名登記,加以保種。前總統李登輝致力推動臺灣肉牛產業,找到放養於陽明山、自日治時期遺留至今的黑毛和種牛群,命名為「源興牛」,也在2024年獲准登記為新品種,成為國內培育肉牛牛種重要種原,是李登輝留給臺灣農業最後的禮物。但這些遺傳資源、牛隻種原能否發揚光大,仍待有志育種家接力奮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