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射擊/上屆金牌組合失準 林穎欣、呂紹全資格賽淘汰

吃完柚子,皮別急著丟!柚子皮5妙用,營養師教你自製天然清潔劑

亞運網球/失控畫面曝!南韓一哥爆冷不敵泰國小將 球拍摔到變形還拒握手

體制僵化!特殊生被推出校園外 班導偏見、言語攻擊 學務系統排斥拒學生

體制有諸多限制,讓許多輔導教師倍感挫折,拒學生要重返學習狀態並不容易。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季相儒/攝影
體制有諸多限制,讓許多輔導教師倍感挫折,拒學生要重返學習狀態並不容易。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季相儒/攝影

「念不下去就休學,沒有人逼你來。」南部某高職班導師在開學第一天,對著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亞斯伯格症的小羊(化名)這樣說。面對班導師的偏見與言語攻擊,小羊逐漸抗拒上學,最終離開體制,開始在家自學

小羊不是唯一被學校推出體制的特殊生。Only實驗教育機構專門協助拒學生申請自學,創辦人蕭典義觀察,特殊生常在校園內經歷學校不諒解、同儕排擠而抗拒上學,他遇過亞斯伯格症、注意力不集中症和妥瑞氏症的拒學生,都曾在學校遍體鱗傷。

一位不具名的公立高中校長表示,為了公平性和管理方便,學校常陷入本位主義,便宜行事地處理師生衝突。由於教師帶給學生的言語傷害難以量化懲處,大多學校只得將拒絕上課的學生「請」出校園。中部某公立國中去年就曾有兩位學生因班導師的高壓管教而拒學,最後一位轉學、一位改為留校輔導,嚴重影響學生受教權益。

學校怕惹議 不願協助請長假

拒學是漸進過程,從上課睡覺、作業遲交,轉變成上學遲到、病假變多,最後無故未到校。台中市長億高中國中部輔導老師賴瑋歆表示,若周遭大人能及早在前期發現、提出彈性措施協助,就有機會避免學生掉入拒學深淵。

不過對習慣團體管理的學校來說,彈性措施很難實施。高雄市岡山國中校長徐東弘表示,校園作為一個社會網絡,對任何學生特殊對待都可能產生爭議。若導師延後拒學生的到校時間,要如何說服其他同學?若開先例,其他家長是否也會要求同等辦理?在多方角力下,學生還是被推出校園之外。

岡山國中就有數名跨縣市就讀的拒學生,最遠來自新竹。這些孩子因心理狀況、生活挫折拒學,但原校大多不願協助請長假,為避免長期缺課成為中輟生,家長只好透過民間管道,轉學到其他學校。

不理解原因 永遠有人被逼走

蕭典義表示,台灣教育現場仍存有不打不成器、不罵不長進的負面氛圍,面對拒學生,學務系統大多是指責、排斥,但拒學就像下對上的反抗,若不嘗試理解反抗的根本原因,傳統華人教育思維猶存,永遠都會有下一位被教育體制逼走的學生。

校內的輔導、學務系統和校外資源能否放下成見彼此合作,是拒學生能否重回學習的關鍵。徐東弘表示,學校可以先用防疫假、事假等名義彈性處理缺課問題,並且同步提供多元學習資源,避免拒學生陷入想學習但無法正常上學的自責中,「沒辦法上學,不代表人生完蛋。」

莫強迫入學 加長返校緩衝期

台北市永春高中校長林春煌則建議,教育部的國中小中輟法規應該拉高層次,區分中輟協尋和在家拒學,在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前提下,留給拒學生更長的返校緩衝期,避免一味強迫入學,造成得不償失的反效果。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班導師 亞斯伯格症 自學 拒學

延伸閱讀

撐不下去? 苗栗縣賢德工商申請「停招」 確定熄燈

台中高中生輕生案 該校主任教官再爆性騷擾女學生1年

北一女試辦外送暫放架 班聯會:3情況立即終止

嘉市某私校國一特教男生遭同宿舍3名室友霸凌 家長報警告學校

相關新聞

體制僵化 特殊生被推出校園外

「念不下去就休學,沒有人逼你來。」南部某高職班導師在開學第一天,對著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亞斯伯格症的小羊(化名)這樣說...

新加坡關注弱勢/社區幫助拒學生回校

為防止學生因情緒、課業壓力等心理問題掉入拒學深淵,星港政府與世界頂大都祭出多種解方,強化校園輔導,提供學生更多支持與協助...

澳洲自學風/遠端教育 為拒學開扇門

澳洲早在一九九○年代就興起自學風潮,近年來更是快速增長,形式也愈趨多元。自學生從二○一一年將近萬人,成長到二○二一年的二...

撥開迷霧 在自學汪洋「找活著意義」

高中自學生小娜(化名)考完國中會考後即選擇自學,她形容自學就像被丟到一片汪洋,雖然會迷茫,但撥開迷霧後,終於找到活著的意...

我非校畜 邊實習邊學「得到認同感」

今年廿一歲的廖煥杰,高三下離開公立高中、開始自學,現在已是正職軟體工程師。他認為,與其受限學校,不如提早進職場,邊做邊學...

自學風潮 學校和學習可以脫鉤

「實驗教育三法」二○一四年實施後,台灣高中小學生有更多學習新選擇,成為拒學生的一線曙光。教育部統計,全台選擇非學校型態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