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溫網/謝淑薇錯過第10座大滿貫金盃 遭前搭檔逆轉「銀」恨

賴清德批過三大案 朱立倫回嗆:是否成下個尹錫悅 在一念之間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則貼文槍賴清德總統,指作為執政黨主席,不僅對綠委意圖癱瘓國會不加制止,更不願意正面看待國會因應民意期待而做出的修法成果;朱立倫說,賴清德,是否選擇成為下一個尹錫悅,存乎他一念之間!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則貼文槍賴清德總統,指作為執政黨主席,不僅對綠委意圖癱瘓國會不加制止,更不願意正面看待國會因應民意期待而做出的修法成果;朱立倫說,賴清德,是否選擇成為下一個尹錫悅,存乎他一念之間!

立法院會昨天經過朝野立委激烈肢體衝突,最終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財劃法等三大法案成功闖關。賴清德總統批評在野無視民意、悖離人民作主真諦。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則貼文回嗆,指作為執政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不僅對綠委意圖癱瘓國會不加制止,更不願意正面看待國會因應民意期待而做出的修法成果;朱立倫說,賴清德,是否選擇成為下一個尹錫悅,存乎他一念之間!

朱立倫說,三大護民主法案通過 全民勝利,新財劃法落實地方自治 國民黨堅定為民眾拚好日子!

朱立倫表示,昨天,即使面對民進黨的暴力杯葛,國民黨聯合所有在力量,堅守多數民意期待,修法通過三大護台灣民主法案:《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肩負多數民意的期待,即使面對執政黨的暴力杯葛,必須通過所有福國利民的法案。

朱立倫說,特別是25年沒有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所有地方縣市首長都支持修訂財劃法,過去中央政府壟斷財政預算,地方政府不分執政在野,無論地方財政壓力多大,都只能屈服於中央獨斷、偏頗的預算分配。

朱立倫表示,修訂《財劃法》勢在必行,過去幾個月以來,本黨秉持負責任的態度,不只收集所有執政縣市的意見,更參考民進黨前、現任地方首長的修法意見。為了地方政府能落實憲法規範,為了讓地方能夠快速建設發展,學者專家的意見及考量中央地方的施政需要再作修正,最終匯集成今日通過的新財劃法。

朱立倫強調,這三大護民主法案的通過,是全國民眾的期待,是全民的勝利,更是多數民意面對少數暴力杯葛的壓力下,展現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

朱立倫說,遺憾的是,在修法的過程中,執政黨的民進黨秘書長竟帶頭動員包圍在野黨黨部與國會,還有立委違法破窗施行「國會戒嚴」干擾議事正常運作,甚至有立委慫恿激動的支持者衝入國會,意圖全面癱瘓立法院。但凡這些作為,都讓民進黨「打著民主,反民主」的威權性格在國人、甚至是世界面前展露無遺。

朱立倫批評,作為執政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不僅對民進黨秘書長的鼓譟、立法委員們意圖癱瘓國會的行徑不加制止;迄今,他更不願意正面看待國會因應民意期待而做出的修法成果,仍然利用言不及義的詞彙,忽略民進黨團在修法過程根本不願討論、行政院堅持不提出《財劃法》院版等「無賴作為」的事實,蓄意栽贓在野黨。

朱立倫也要奉勸賴清德主席,應該放下街頭暴力的權力魔戒,回應少數服從多數的選舉結果。台灣的民主發展,不該走戒嚴的回頭路,不僅國人在看,全世界也都盯著台灣的民主看。而賴清德,是否選擇成為下一個尹錫悅,存乎他一念之間!

選罷法 排黑條款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砸國會vs.戒嚴,賴清德在向尹錫悅致敬

總統賴清德密訪彰化成功高中 期勉拳擊女將何姍頤實現願望

立院朝野衝突…國民黨:賴清德製造仇恨 青鳥淪黨衛軍

立院暴力衝突 朱立倫譴責賴清德:台灣不能走回頭路

相關新聞

立院三法案過關 知情人士指全盤研議覆議、不副署與釋憲:近日是關鍵

立法院會日前三讀財劃法等3法,各界關注行政團隊如何提出救濟手段。知情人士指出,正全盤研議覆議、不副署、釋憲等救濟作為,3...

新財劃法 政院遭疑假哭窮 主計長:明年度總預算恐需重編

立法院三讀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財政部推估中央要多釋出三七五三億元,行政院昨大動作由財主機關說明新法爭議,批事權未隨錢權移...

立院通過三法 府尋救濟 藍批焦土戰

藍白合作三讀通過選舉罷免法、財政收支劃分法和憲法訴訟法修正案,有綠營立委主張行政院長不副署、總統不公布;民進黨團立院黨團...

立院昨朝野大亂鬥 韓國瑜原本想公開譴責不開會

立法院昨天朝野大亂鬥,立法院長韓國瑜一度無法上台主持議事。立院人士表示,韓國瑜認為在議事規則下的攻防他都尊重,但半夜破窗...

「副署權是制衡總統 不是制衡立法院」 學者:3種救濟路徑都走不通

立法院三讀修正選罷法、憲法訴訟法與財劃法,綠營府院黨將窮盡一切救濟手段,任何可能性都不排除。但隨著憲法法庭停擺,民進黨內...

獨/三大案今全數送出立院 政院是否覆議倒數計時

立法院會20日三讀通過選罷法、財劃法、憲法訴訟法3案,目前立法院已將憲法訴訟法咨文送至總統府。據了解,財劃法、選罷法也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