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寶林茶室案將開「破案」記者會?北市警察局長曝:有重大發現

王美花說沒聽說415本來要限電 張嘉郡秀台電內部簡訊打臉

南韓首爾車站列車追撞!287名乘客感受「劇烈搖晃」嚇壞、4人受輕傷

量表廢不廢/照顧評估不應只由醫師做 家總:照專有能力評估

醫師拒開巴氏量表遭民眾毆打,醫療暴力事件引發各界撻伐,譴責醫療暴力同時,不少民眾反應巴氏量表申請確實有難度。專家指出,我國長照政策邁入第7年,今年長照經費更高達600多億元,使用長照服務者,皆經過照顧管理專員評估,後續制定相關照顧服務計畫,以現在照專的能力,已經有能力替個案進行照護評估,如果衛福部認為照專評估能力不及醫師,「那就是自打臉」。

高齡90多歲的陳媽媽,近期因骨折住院開刀,原先家屬打算自行照顧,沒想到又檢查出胸椎旁有惡性腫瘤,延伸更多照護問題,也代表未來將頻繁進出醫院,為了找到照顧替手,家屬急需聘請看護,但台籍看護一個月要花9萬元,外籍看護只要2萬多元,經費支出落差大,正好陳媽媽的病況符合巴氏量表開立標準,經由醫師開立後,目前家屬正在申請外籍看護,暫時聘每天3000元的台籍看護撐過。

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秘書長余志松認為,現行醫院護理人力不足下,住院病患幾乎都得自備看護,不是自己顧就是找看護,但台籍看護1天要花2800至3000元,對家屬是龐大負擔;如果病況不符合開立條件,無法取得巴氏量表,家屬多半自行照顧,許多照顧者承受龐大照護壓力,最後罹患憂鬱症,甚至釀照顧殺人悲劇。

中華民國家庭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現行長照2.0服務中,多是提供居家服務、日照服務等適合輕中度患者,若屬於中重度者,出院後若仍有照顧需求,長照2.0服務中難以滿足,家屬往往改找看護或住宿機構,不過礙於機構床位數不足,家屬只能尋求外籍看護管道,不過醫師要開立巴氏量表,大多需要一度時間追蹤,幾乎不會第一次看診就開立,醫療現場因而常見糾紛。

除了檢討長照資源缺乏,陳景寧認為,我國長照2.0已經推行第7年,所有使用長照服務者,都得先經過照管專員以等級管理評估量表(CMS)做整合性評估,包括長輩失能等級、居家環境是否有無障礙、照顧人手等,例如帳面上有4個家屬,但都在上班等於無法照顧,CMS量表結果貼近真實狀況。

陳景寧表示,評估是否需要照顧,並非疾病導向,更多是能否自行吃飯、穿脫衣服等生活性功能,照管專員經過7年時間訓練,且幾乎一半以上都有醫護背景,三分之一為社工,照專團隊有多項職類專業,有能力評估個案狀況,並分派相對應長照服務,因此評估工作不應只有醫師來做,若衛福部不相信照專評估能力,「是否代表每年600多億經費亂花,自己打臉嗎?我相信照專有能力可以評估。」

而余志松認為,評估巴氏量表並非難事,不過也可能因個人判斷觀感不同,使其評量分數不同,且疾病可能進步或退步,每次評量的分數也不一定相同,但評量人員的專業性、認定標準,恐怕是最大爭議點。依照現行制度規定,或許是擔心過多人申請外勞,因此仍希望由醫師來開立巴氏量表。

外籍看護 醫師 長照

延伸閱讀

巴氏量表怎麼拿!? 分數「夠低」才符合申請外籍看護

長照殺人!北巿身障男口鼻封膠帶陳屍家中 老母被帶回偵詢

為何我的家人無法申請巴氏量表?一文搞懂巴氏量表評估項目和詳細申請流程

台版「8050」─現象篇/專家:孤立是照顧悲劇共通點

相關新聞

巴氏量表 專家喊廢

一張巴氏量表,讓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無端挨揍,引發各界巴氏量表存廢的討論。前衛生署副署長張鴻仁率先發難,提及三總醫師被...

開不成量表 家屬屢見飆罵醫師

長照家庭欲申請外籍看護,唯一方式是醫師依巴氏量表評估低於卅五分才具資格。長年以來,巴氏量表已引發大小衝突。臨床上最常聽聞...

家屬淚灑診間 不堪照顧壓力急欲申請外看

家中長輩突然倒下,照顧責任成為家人間最大難題,當家庭人力無法支應時,迎來的就是「金錢」課題。本國看護與外籍看護每月價差三...

專家籲廢巴氏量表?衛福部:不會調整政策

三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因判斷患者不需要開立巴氏量表,遭家屬毆打,專家建議廢除巴氏量表,長照家庭有需要申請外籍看護,應將選...

裝病裝可憐 「假患者」騙醫師

「醫師,我媽媽很可憐,她都不能動、不能講話。」為申請巴氏量表,過去曾發生人力仲介公司佯裝病患、家屬,欺騙醫師取得巴氏量表...

新聞眼/巴氏鬧劇背後 是長照不足悲歌

三總醫師因一張巴氏量表,引發被毆的暴力事件,但真正問題在外籍看護申請制度上,政府未能將長照家庭實際的需求納入考量,依賴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