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數學/師:難易適中具鑑別度 疫苗效力考代數能力

北投國中教師林柏嘉(中)指出,素養題仍建立於數學知識上,也發現若題目情境需較多文字敘述,則選用的概念通常不會太難。記者許維寧/攝影
北投國中教師林柏嘉(中)指出,素養題仍建立於數學知識上,也發現若題目情境需較多文字敘述,則選用的概念通常不會太難。記者許維寧/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上午第二節考數學科,教育部舉行解題說明會。數學科試題難易適中,選擇題以七年級階段為大宗,試題著重「幾何」和「代數與函數」。解題教師分析,今年數學試題仍扣緊素養題型,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抽玩具「盲盒」考機率,並要求學生試算、推理不同疫苗廠牌保護效力。

台北市北投國中教師林柏嘉表示,試卷前10題仍以單一數學知識概念為主,特色是計算量低,多數學生一眼能看穿如何切入解題;自第11題始出現生活情境題,難易度依照順序排列。

桃園市平鎮國中教師劉建成則指出,今年特色試題如11題為咖啡因標示,題幹說明紅標、黃標、綠標等咖啡因毫克數以及不同容量杯子,每一毫升咖啡因毫克數相同,若成人每天喝兩杯中杯咖啡,是否符合歐盟和台灣訂立的咖啡因攝取標準;第12題則為抽玩具盲盒,又盲盒分為動物、汽車兩類,若只喜歡動物類其中兩種款式、汽車類則只喜歡一種款式,考驗學生計算抽到喜歡玩具的機率。

林柏嘉則指出,今年非選擇第一題取材於疫苗效力比較,第一題給予疫苗效力計算公式,以及A廠牌以3萬人進行效力實驗,其中1.5萬人已經接種疫苗,另1.5萬人只接種安慰劑,兩組均有實驗者受感染,要求學生根據比較組、對照組兩者數據以此計算廠牌效力,實則是考驗學生代數學習成果。

林柏嘉也說,第二小題題幹則未給予B廠牌任何數據,但只假設B廠牌效力比A廠牌高,但詢問考生B廠牌若效力較高,受感染人數一定比A廠牌少嗎。考生須了解,疫苗效力主要是根據實驗組和對照組而得出,若只用單一數據來做理解並不合理,考驗學生的推理能力。

此外,林柏嘉也說,今年題組題則討論我國和法國、義大利、美國、韓國等人口老化現象,題幹給予真實數據統計,學生須從圖表擷取訊息判斷;題組第二題則假設在台灣人口不變條件下,65歲人口增加多少,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

整體而言,解題老師認為數學題目仍屬「難易適中」、具鑑別度。林柏嘉指出,素養題仍建立於數學知識上,也發現若題目情境需較多文字敘述,則選用的概念通常不會太難,考生稍微思考多能迎刃而解;劉建成則建議,生活情境素養題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在考驗學生能否理解圖表、文字,在轉化為數學計算。

教育部統計,今天第二節數學科考試共計2347人缺考,缺考率1.18%。另快篩陽性、確診輕症進入第二類備用試場人數共458人。

國中教育會考今登場,首日考社會科、數學科、國文科及寫作測驗。記者黃仲裕/攝影
國中教育會考今登場,首日考社會科、數學科、國文科及寫作測驗。記者黃仲裕/攝影

數學科 國中教育會考 112會考

延伸閱讀

40多歲女打AZ後12天意識不清 獲救濟金250萬

會考數學/疫情再入題 幾何題涵蓋不同學習單元要多思考

會考數學/難易適中 考生:計算不難有送分題 時事題算疫苗效率

會考數學/考生:難易適中、沒大量圖形 疫苗效力、超高齡社會入題

相關新聞

會考英聽 待加強占比愈來愈高

配合二○三○雙語政策,教育部近來編列預算,擴大補助各地中小學引進外師,但英語聽力成績卻不見起色。根據今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

會考放榜 5A作文6級分僅530人

一一二年國中教育會昨公告成績。心測中心統計,今年全國僅五三○人獲得五A和寫作六級分,占全體考生比率○點二七%,較去年減少...

8點開放可查!國中112會考成績今公布 網址看這

國中會考成績將於今(9)上午8時公告並開放查詢,並在6月21日公布個人序位區間,並依各考區日程不同,自6月21日起至6月下旬開放選填志願,並在7月11日放榜。

國中會考 竹竹苗採三級制掀議

國中會考甫落幕,新竹地區不少家長主張竹竹苗考區成績計算應從三級制改為積分制,截至昨日已有4千多人連署,民代也表態力挺,甚...

會考英語/首題與4年前參考題「一模一樣」! 心測中心宣布送分

國中教育會考第二天,第二節考英語閱讀。但在下午試題本公告後,有教師發現,今年除了國文寫作測驗題目與某參考書圖表相似以外,...

112會考/錯幾題可拿A++? 五科「容錯題數」一次看

國中教育會考今天(5/21)落幕,補教預估,新課綱上路第二年會考各科試題均強調素養取向、著重生活應用,若要拿A++,補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