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年輕人瘋小紅書抖音 敢言趙少康會是藍營決勝年輕票關鍵?

非關薪水!偏鄉小校連代理師都留不住 一看細則超傻眼

直播/「500趴2023」周日壓軸出攤!粉絲排長龍進場爆人潮

觀察站/安撫北京 麥卡錫發言「很美國」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反覆論述六項保證與美中三公報,回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基礎。記者張文馨/攝影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反覆論述六項保證與美中三公報,回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基礎。記者張文馨/攝影

蔡麥會登場,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少了共和黨慷慨激昂的反共陳詞,這次「很美國」,反覆論述六項保證與美中三公報,回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基礎;面對敏感議題左閃右躲,避免給外界太多操作空間,回歸基本政策,迴避美中台關係的核心議題,隔空對北京釋放訊號。

美國國會近年來對美國內政問題兩極化趨勢很嚴重,民主與共和兩黨常互不相讓,唯獨在抗中方面立場一致,兩黨議員在警戒北京上較勁,時有加碼;相較拜登政府正力促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白宮與國會山莊氛圍截然不同。

但是麥卡錫會晤蔡總統時顯得自制,採取比較平實的對話,少有激情發言,可能是為了避免北京藉機反應,讓兩岸再起波瀾。麥卡錫僅引述六項保證與美中三公報。早期美國提及台灣問題,必然是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公報,後來放寬加入非正式文件的六項保證,強化支持台灣的立場,儘管六項保證與三公報中的八一七公報精神略有出入。

記者現場觀察,麥卡錫強調美台關係時,留下美中關係增溫的空間;他提到北京沒有必要報復,中國大陸應該和美國往來,這都是拜登政府一貫主張,顯然是為了安撫北京敏感神經,這也顯示台灣問題必須謹慎管理,美方並非毫不顧及北京的感受。

面對尖銳議題,麥卡錫則是左閃右躲。麥卡錫以雷根總統為例,面對頭號敵人蘇聯,雷根依然與蘇聯發展關係,尋求改變。不過,麥卡錫沒有多加深入,雷根為了推進與蘇聯的和解,引發國務院與國防部的鬥爭,逼得雷根只好把好戰的國防部長溫伯格換掉,讓國務卿舒茲能夠有更大政治迴旋空間。若雷根沒有決心除去好戰的內閣首長,美蘇和解,冷戰結束,可能還要更長的時間。

被問到北京武統台灣的可能,以及該如何應對,麥卡錫說,這是假設情境。麥卡錫所謂的假設問題,當然不是完美答案,但比較美國總統拜登不假思索美國以軍事力量捍衛遭中共侵略的台灣,麥卡錫收斂多了,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波瀾。中共去年的強烈表態,美方了然於胸。

蔡麥會選在雷根圖書館會晤,有安全再保證的暗示,但美國為了國家利益與兩岸同時交往的事實,這不會是完全站隊,而是動態選擇,端看當下誰與美國利益靠得更近。

蔡英文 麥卡錫 雷根 拜登 冷戰 美中關係 習近平

延伸閱讀

解放軍犯台時美軍是否介入? 大力挺台的議長麥卡錫這麼回答

蔡總統會晤麥卡錫…陸揚言出手反制 迄今無具體措施

蔡總統與麥卡錫在雷根圖書館會晤 柯建銘透露深刻含義

蔡總統與麥卡錫歷史性會晤 陳其邁發長文訴說感動

相關新聞

雙英返台 為兩岸論述交鋒

前總統馬英九和蔡英文總統分別結束訪陸、訪美行程,昨天先後返台。馬英九在機場談話表示,他此行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媒體評論...

蔡麥會 蔡總統:德不孤 必有鄰

蔡英文總統過境美西,美西時間五日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雙方互動約三個多小時。蔡總統重申台灣維護和平現狀的決心,並感謝麥卡錫盛情接待,以及麥卡錫邀請跨黨派的國會領袖在百忙之中撥冗與會,「各位的參與及堅定支持讓台灣人民了解到,我們沒有被孤立,也並不孤單。」

觀察站/安撫北京 麥卡錫發言「很美國」

蔡麥會登場,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少了共和黨慷慨激昂的反共陳詞,這次「很美國」,反覆論述六項保證與美中三公報,回到美國...

分析蔡總統雷根圖書館演說 涉外人士:讓美方感受到台灣不只是應變項

總統蔡英文這次出訪過境期間,成為首次在美國本土會見美國政府第3號人物的台灣元首,並共同公開發表談話,被各界譽為歷史性會晤...

麥蔡會結論三重點 藍營批老調重彈成「賣菜會」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於昨與蔡英文總統會談後,總結3大重點包括持續對台軍售、加強雙邊經貿交流及支持民主台灣。但國民黨議員葉...

各方皆贏?陸未強烈回應「蔡麥會」 邱國正警告恐有「灰色戰術」

台灣總統蔡英文和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美國會面後,各方都在密切關注北京的反應。《華爾街日報》週五(4月7日)報導,中國截至目前的回應偏向「象徵性」,未如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