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出爐 林務局要六福村全面植晶片、改善防逃設施

林務局今天到六福村野生動物園狒狒區進行現場勘查,要求六福村1個月內應完成防逃設施改善、教育訓練及緩衝區樹木清理,以及6個月內應全面植入晶片。記者郭政芬/攝影
林務局今天到六福村野生動物園狒狒區進行現場勘查,要求六福村1個月內應完成防逃設施改善、教育訓練及緩衝區樹木清理,以及6個月內應全面植入晶片。記者郭政芬/攝影

農委會林務局今天到六福村野生動物園狒狒區進行現場勘查,要求六福村1個月內應完成防逃設施改善、教育訓練及緩衝區樹木清理,以及6個月內應全面植入晶片、環境豐富化 ,協助運用AI技術管理,林務局說,該園狒狒區場域面積高達4公頃、隱蔽死角多,加上狒狒數量繁多,全面統計個體確實難度頗高,故以改善防逃措施為優先要務。

林務局今天上午會同新竹縣政府,並邀請專家學者一起到六福村勘查,專家學者提出加強園區防逃設施、增加人員現場管理訓練課程、物種全面登註記、運用空拍機及AI影像系統輔助動物管理、及飼養環境豐富化的建議。

林務局與竹縣府、專家學者在東非狒狒園區,發現圍牆設施中的防逃電牧線設置數量及高度不足,圍牆雖高達4米,但與外圍樹木過近,緩衝區電圍欄外側也有植栽樹木過近,一旦樹木生長過長或傾倒,狒狒即有機會攀爬逃出。

對於狒狒園區電門出入仍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稍不注意即有脫逃機會,林務局及新竹縣政府要求,該園一個月內應將防逃電牧線加高並增加數量,靠近電圍欄的樹木則應全面整理完成,針對園方工作人員完成動物脫逃相關教育訓練,以及遊園車動線進出電動門的管制訓練。

由於狒狒區設計仿照其東非原棲地,生活環境寬闊,地面多涵洞供動物躲藏,加上園區地面高低起伏,部分道路掏空位置也成狒狒躲藏的去處,加上狒狒飼養方式為自由放養,專家學者勘查後,皆表示不論用目視還是科技方式清點均極為困難,建議仍須全面捕捉,進行晶片植入,也因此要做到個體全面登註記需要相當時間。

林務局說,考量園方人力量能與有限空間,要求六福村在6個月內全面完成狒狒的晶片植入及登記工作;專家群也建議,在場域淨空後,同時進行場域補強及環境豐富化改善,包含修補地面破損死角、在園區內架設自動照相機觀察狒狒活動模式、增加休憩棲架,並增加4至5處餵食點。

林務局表示,該園狒狒區場域面積高達4公頃、隱蔽死角多,加上狒狒數量繁多,全面統計個體確實難度頗高,故以防逃措施的改善為優先要務,故要求園方於期限內完成。另也請園方即日起短期內每天進行空拍機影片拍攝,自行檢視狒狒日常行為及圈養環境外,也將影片提供農科院協助建立AI辨識模型,若能成功建立,將有助於園方運用在狒狒圈養管理,並確實掌握環境狀況。

林務局要求六福村針對園方工作人員完成動物脫逃相關教育訓練,以及遊園車動線進出電動門的管制訓練。記者郭政芬/攝影
林務局要求六福村針對園方工作人員完成動物脫逃相關教育訓練,以及遊園車動線進出電動門的管制訓練。記者郭政芬/攝影
林務局與竹縣府、專家學者在東非狒狒園區,發現一旦樹木生長過長或傾倒,狒狒即有機會攀爬逃出。記者郭政芬/攝影
林務局與竹縣府、專家學者在東非狒狒園區,發現一旦樹木生長過長或傾倒,狒狒即有機會攀爬逃出。記者郭政芬/攝影

狒狒 六福村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烏龍楚門秀 東非狒狒變桃園酷斯拉?

六福村堅持對獵人提告 立委批甩鍋轉移焦點 

勘查六福村狒狒飼養環境 專家分析逃跑原因 提兩大建議

六福村「3刷狒狒」仍難清點 專家勘查園區後建議AI辨識

相關新聞

六福村狒狒 限半年內植晶片

六福村逃逸狒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農委會林務局昨會同新竹縣政府及專家學者到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勘查狒狒飼養場域。林務局證實,...

六福村狒狒數量增加?林務局曝園區沒有每隻都結紮

農委會林務局今天會同新竹縣政府,並邀請專家學者到六福村野生動物園勘查狒狒飼養場域,尋找可能的漏洞與缺失,以責請六福村進行...

還有狒狒逃脫?六福村:要再查

東非狒狒被槍殺身亡,六福村多次否認狒狒非園區所有,前天深夜大逆轉,改口承認是從園區脫逃,昨由資深總監葉忠岳出面鞠躬致歉。...

六福村「3刷狒狒」仍難清點 專家勘查園區後建議AI辨識

農委會林務局今天會同新竹縣政府,並邀請專家學者到六福村野生動物園進行狒狒飼養場域勘查,外界質疑可能有更多狒狒未被清點到,...

狒死不只看到人性荒謬 柯文哲:凸顯動保的灰色地帶

狒死事件引起輿論沸騰,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 錯誤發生,要處理事件、不是處理新聞。用謊言掩飾錯誤,只會錯上加錯。

六福村堅持對獵人提告 立委批甩鍋轉移焦點 

六福村東非狒狒逃逸,27日於圍捕當中遭槍擊死亡,六福村揚言對開槍的林姓獵人提告。民進黨立委陳瑩、伍麗華今天聲援獵人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