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聞眼/狒狒逛大街 掀通報破口

出逃的狒狒在桃園大街遊蕩近半個月,直到昨天才被眾人知曉,最令人猜疑的是「狒狒從何而來」,從公私立動物園到私人豢養都查不出來源,而且還暴露家養寵物脫逃根本毋須通報的機制缺陷,這才知道逛大街的狒狒揭露了大家不願面對的真相。
桃園市農業局坦言事前未接獲任何動物逃脫事件通報,而是先在里長的臉書看到消息,加上一通一九九九的通報電話,才展開尋找狒狒大作戰。對於不該出現在大街的動物,連里長都少了通報的警覺,而是透過臉書發布消息,可見近幾年使用自媒體自我行銷的效應深植人心,卻可能錯失防杜公共危險及外來種危害的先機。
根據動物專家的說法,東非狒狒雖不會主動攻擊人,但凶性強,遇有人挑釁或用錯方式圍捕,人狒大戰恐一觸即發,如果狒狒身上帶有罕見病毒,或彼此激烈纏鬥,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即時通報是預防危機的第一步,透過官方與民間協力,採專業的科技圍捕才能防患未然。
狒狒教我們的另一課,是私養寵物逃脫要付出龐大的代價;這次逃脫的狒狒若來自私人所養,卻沒有向官方登記列冊,飼主脫不了責任,也凸顯主管機關在管理私養動物的制度面破洞連連。
目前南部已出現私養的獼猴被棄養,造成與人爭食等人猴衝突,何況近幾年令人聞之色變的比特犬逃脫,成了公共安全的隱憂,更遠的還有埃及聖䴉、多線南蜥、綠鬣蜥等外來種氾濫成災,付出慘痛的生態與社會成本。把狒狒抓回來固然重要,建立嚴密的私養動物防逃及通報制度,更是當務之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