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會宋濤:兩岸要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前總統馬英九(左)昨晚在湖北武漢東湖賓館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右)會晤。(中央社)
前總統馬英九(左)昨晚在湖北武漢東湖賓館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右)會晤。(中央社)

宋轉達習問候肯定馬

前總統馬英九昨天下午在湖北武漢會見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宋濤轉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馬英九的問候與充分肯定。宋濤說:「我們是一家人,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馬英九強調,兩岸「一定要談,也只能夠也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宋濤昨天下午在武漢東湖賓館洞庭湖廳會見前總統馬英九一行。宋濤說,很高興看到馬英九先生率團來參訪大陸,相信這次的參訪會有與在島內不同的看法、體驗,歡迎能夠常來、帶更多台灣青年來大陸走走、看看,追夢以及圓夢。

回顧歷史 制度建立不易

馬英九也請宋濤代向「習先生」問候。他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更重要的是在他任內,兩岸擁有共同的政治基礎即九二共識,能夠實現三通直航,讓兩岸人民受惠。

馬英九說,新加坡兩岸領導人會面,他和習先生再次確認九二共識重要性,他也注意到最近國台辦記者會,也再次還原九二共識「原汁原味」,有九二共識,兩岸才能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共同追求和平發展。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立制度化,包括兩岸復談,雙方簽署廿三個協議,到兩岸事務首長會面,再到兩岸領導人會面,雙方共同建立一項「和平處理艱難問題」的歷史典範,回顧歷史,更能體會制度性建立不易。

馬強調「兩岸可和平解決」

馬英九表示,兩岸之間存在著歷史留下來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有交流往來衍生的各種問題。這些事情的解決無法一蹴可幾,需要雙方在交流協商過程中,面對現實累積成果,培養互信。馬習會的目標,就是要對外展現兩岸關係可以由兩岸自己和平解決,且未來要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制度化發展下去。

他說,很遺憾的是這兩年來,兩岸因為政治紛擾與疫情因素各項交流中斷,兩岸人民的敵意上升,讓他感到非常憂心。他表示,兩岸彼此唇齒相依,情感共通,「一定要談,也只能夠也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馬英九稱,他堅定的認為,兩岸的主事者有共同的責任,凡是有利於兩岸人民福利的事都要去做。凡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和緩機會的事,都要爭取。

宋重申「兩岸同胞一家親」

宋濤稱,馬任內與大陸一起,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的會晤,利在兩岸,功在民族,大陸充分肯定。習近平總書記說,「兩岸同胞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的福祉。宋濤強調,「我們是一家人,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共同心聲。大陸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關心、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與台灣同胞一道堅持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兩岸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家裡的事好商量,多商量」。

馬英九 宋濤 九二共識 國台辦 習近平 台獨 馬習會

延伸閱讀

馬英九讚揚武漢抗疫 台灣基進嗆當台灣叛徒不夠:搶當人類公敵

馬英九讚中國防疫「人類的貢獻」 綠委酸:馬的多重宇宙

馬英九讚武漢防疫貢獻 民進黨批「頭殼壞去」:不演了?

馬英九稱武漢包機造成中國困擾 陳時中說話了

相關新聞

結束赴陸行程 馬英九抵台: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

前總統馬英九結束到對岸的祭祖訪問,稍早抵達桃園機場。馬英九表示,他此行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媒體評論所說的「九二共識又活...

影/「台灣不是中國家務事」 陳建仁籲馬前總統:應當面講清楚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加州雷根圖書館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預定今天晚間7時30分返抵國...

馬英九:台灣、大陸都是中華民國

正在大陸訪問的前總統馬英九昨天率領大九學堂的學生赴湖南大學交流,馬英九致詞公開提及,「我們國家」修改了憲法(指修憲歷程)...

馬英九提都堅持一個中國 知情人士:沒有兩國論或一中一台疑慮

前總統馬英九今上午在和湖南大學師生座談致詞時,引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中國大陸「憲法」,強調「兩岸同堅持一中」。知情人...

民進黨:馬英九稱武漢防疫是人類貢獻 朱、侯認同嗎?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今天表示,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昨天稱武漢防疫是人類的貢獻,如此說法與過去三年來人類社會,因為中國疫情失守...

馬英九會宋濤:兩岸要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前總統馬英九昨天下午在湖北武漢會見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宋濤轉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馬英九的問候與充分肯定。宋濤說:「我們是一家人,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馬英九強調,兩岸「一定要談,也只能夠也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